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再造汉明 > 第652章 陈永福守太原(17)

第652章 陈永福守太原(17)(2 / 2)

 推荐阅读: 快跑!别相信病娇 游戏做出来只给你自己玩儿是吗? 不要信仰神明,会变得不幸 重生后,渣皇爱我如命 海贼:这个时代名为红鼻子! 让你镇守边疆,你娶了敌国女帝? 让你建分部落,你超越了总部落? 玄幻:金榜现世,我至尊剑圣的身份藏不住了 穿越重生,原来我也是疯批 斗破:这个炼药师过于凶猛
最新网址:hbcjlp.com

宋权,河南归德府(今商丘)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今年三月十六日才被朝廷任命为顺天巡抚。谁知他任职才三日,大顺军就攻陷了北京城。他立即投降了大顺朝,被任命为遵化节度使。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他勾结原宣府总兵唐钰杀死了大顺朝派驻遵化的防御使潘跃龙、同知张耀然、县令李庭瑗及守将黄锭、马应湖、毕三才,然后投降了多尔衮,被清廷任命为顺天巡抚。

多尔衮占领北直隶后,暂设三个巡抚、二个总督,分别是宣府巡抚、顺天巡抚、保定巡抚、天津总督、宣大总督,宋权的顺天巡抚管辖着长城内的顺天府、永平府。

多尔衮一听山海关失守,把驻守山海关的努山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骂完之后,心想如不夺回山海关,宁远、锦州的守军就会成孤军,一旦宁远、锦州被明军占领,辽东的龙兴之地就全部丢光了,于是责令宋权夺回山海关。

过了几天,宋权又来禀报,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好像是“戚家军”,他们的火力过于凶猛,我们数次进攻山海关都未果,不仅战死了数千人马,永平府有十几万老百姓还投奔山海关去了。现在十八盘、青山口、明月关、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大安口、马兰峪、黄崖关、墙子岭、古北口都发现有明军活动。

多尔衮听到这里,知道宁远城、锦州城已遭不测,“龙兴之地”已彻底落入明军之手。可大明国的“戚家军”已消亡了20多年了,怎么又冒出一支“戚家军”来?看来是大明国重建了“戚家军”。既然戚家军的火力凶猛,再派兵去攻打山海关也是徒然无功,只会损失更多的人马,于是忙下令停止对山海关的进攻,加强几个关城的防御力量,防止明军翻越长城,进攻北京。

这天,他刚从孝庄皇太后那里回来,汤若望拿着一根燧发枪枪管,在殿门口等着他。

多尔衮问汤若望:“明军的新式火铳、大炮逐磨出来了吗?”

汤若望说道:“禀摄政王,已有点头绪了。”

“哦,请讲。”

汤若望指着枪管里的膛线,说道:“我研究了好几天,发现这几道线的作用是让发射的子弹产生旋转。”

“产生旋转?”

“是的。子弹旋转后,他的弹道比较稳定,射程就远了。”

“我们能生产吗?”

“我还没想通他们是怎么在枪管里拉线的,因此还没法生产。”

“其它的呢?”

“这种枪的子弹与普通铅弹相比,除了不是球形的外,它的尾部确实也有特殊之处。”

“有啥特殊的?”

于是,汤若望就掏出一颗燧发枪的长型子弹,说道:“子弹发射时,这颗子弹尾部的木塞起膨胀作用,子弹尾部膨胀后,子弹与枪管之间的间隙就小了,漏气也少了,对子弹的推力就大了。”

“嗯,有道理,还有吗?”

“还有炮弹。”

“说说看。”

“是。可是炮弹没法带进来。”

多尔衮明白了,守卫没敢让汤若望把炮弹带进来,于是对亲兵说道:“把汤爱卿带来的炮弹拿进来。”

几个亲兵将炮弹抱进来后,汤若望指着炮弹的木托说道:“普通长型炮弹发射后,会发生翻转,但这种炮弹发射后,由于有这个木托起着尾翼作用,因此不会发生翻转,弹道稳定了,精度也提高了。”

“那为啥这种炮弹落在水里也能爆炸?”

“这个,我还没逐磨出来。”

“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逐磨出这么多,看来你在这方面确实有特长。你就别去钦天监了,给我专门研究这种枪炮。”

“是。摄政王,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你尽管说好了。”

“北京城内肯定有很多来自南直隶的官员、军官,何不让他们回南直隶,去搞几套图纸和生产设备来?”

“你的主意不错。不过,这么机密的东西,恐怕搞不来。”

“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行。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翰林院蔗吉士史可程,他的兄长是大明国副宰相史可法,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

多尔衮心想,对呀,只要史可程愿去南京,找到史可法后,肯定能拿到新式火铳、大炮的图纸,说不定还能搞到生产设备,于是对亲兵说道:“立即把史可程给我叫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