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听完后,心想孔胤植是在试探自己,所以是“初进”,要让孔胤植有“二进”、“三进”,自己必须让他尝到甜头,于是说道:“以往历朝历代是怎么优渥孔府的,本朝俱应相沿。以后他来北京入朝的话,班列大学士之上。”
“摄政王英明。”
......
其他大臣都离开后,多尔衮见冯铨没走,就问道:“你可有要事禀报?”
冯铨说道:“微臣有要事单独禀报。”
“他们都走了,你说好了。”
“唐虞时来信,说陈洪范愿意投奔本朝。”说完,冯铨把唐虞时的信交给了多尔衮。
唐虞时原为明军将领,松锦会战后,他与儿子唐起龙随洪承畴降了后金。唐虞时随多尔衮入关后,一直在寻找着陈洪范的下落,经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打听到陈洪范定居在舟山群岛。
陈洪范,辽东人,在万历年间就任庆云堡游击将军、海州参将等职,参与过萨尔浒之战。崇祯年间历任南京右军都督府佥书、浙江总兵、昌平总兵、沿海总兵等,曾招抚了张献忠。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复叛后,他于次年辞职,一直闲赋在浙江定海(即舟山)。他的女婿就是唐虞时的儿子唐起龙,也即陈洪范与唐虞时是儿女亲家。
唐虞时寻找陈洪范的目的不仅仅是叙亲家之情,而是奉多尔衮之命策反陈洪范。
多尔衮读着唐虞时的信,大致意思是陈洪范已愿意投奔大清,只要清兵南下,他可在定海起兵响应。
读完信,多尔衮对冯铨说道:“他这么大年纪了,带兵打仗就算了。”
“摄政王的意思是......?”
“他在明军中的门生很多,可以让他拉拢更多的人。”
“摄政王英明。”
“左良玉、高杰、刘良佐、许定国、黄得功、李际遇、刘洪起呢?”
“黄得功把我们的使者杀了,左良玉、高杰、李际遇、刘洪起没明确答复,刘良佐、许定国已明确答复,只要我们大军南下,他们随时可做内应。”
“黄得功不愿和我们接触,不代表他的部将也不愿意和我们接触。”
“那我再派人去与黄得功的手下接触。”
“左良玉、高杰、李际遇、刘洪起这几个人,要继续做工作。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过来,就可以封侯进爵。”
“明白了。”
几天后,多尔衮收到了多铎的来信,说他在满家硐、榆园遭到了几万明军的进攻,他与明军力战后,损失了1万人马,已撤到了大名府。
看来多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将数千明军谎报成了“数万”明军。
多尔衮读着多铎的信,心想这个弟弟也真是窝囊废,除了会抢女人、抢金银珠宝,还会干什么?真后悔让他去了河南。等他冷静下来后想道,如多铎说的是实话,自己面临的局势是长城外有明军压迫,南边有数万明军北上,北边还有长城可据,南部却是千里沃野,没有天险,这可如何是好?该派谁去堵截南方的明军呢?
他想了半天,决定让拜音图率2万人马去大名府,与多铎汇合后,拦截北上的明军。
拜音图走了没几天,保定巡抚沈文奎给多尔衮送来报告,说是一股不知来历的部队进入井陉后,占领了娘子关、固关,拦截了席特库的辎重部队,他们火力凶猛,席特库已战死,其部只有1千余人生还,所有辎重损失殆尽。
沈文奎,浙江上虞人,天启七年北上辽东讲学。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兵破遵化,被俘后降后金,入值文馆,与范文程一样为满清出谋划策,深受皇太极器重。今年四月随多尔衮入关,授保定巡抚。
多尔衮读完沈文奎的报告后,心想沈文奎也是个废物,竟然连敌人的来历、人数都没搞清楚。席特库是给叶臣送进攻太原急需的红衣大炮、粮草的,他战死了,该重新打通井陉道,再次给叶臣送大炮、粮食。不过,进攻席特库的这支部队火力凶猛,能干掉他的2万人马,战斗力绝不可小觑。
多尔衮在殿里踱着步,考虑着该派哪位将领去井陉时,济尔哈朗来到了殿里。
济尔哈朗告诉多尔衮:“阿巴噶部的多尔济来了。”
多尔衮忙问道:“他来北京干吗?”
“他说是被明军送过来的。”
“明军去了漠南?”
“是的。具体情况,你问问他吧。”
多尔济进殿后告诉多尔衮,漠北喀尔喀蒙古15万大军已被明军赶到了漠南,说是封佛祖之命来帮摄政王消灭贼寇的。明军也已征服了漠南的喀喇沁部、敖汉部、奈曼部、翁牛特部、巴林部、克什克腾部。自己来北京前,明军正在进攻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苏尼特部、察哈尔部,不久就会进攻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
多尔衮、济尔哈朗听到这里都惊呆了,心想明军占领了漠北,把喀尔喀15万大军赶到了漠南,他们是怎么过去的?他们先占领漠北,再进攻漠南,这么说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也被明军占领了。现在辽东龙兴之地已失,要是被明军再占领漠南,今后与明军决战时,自己就彻底没了战略纵深。
济尔哈朗看着多尔衮,问道:“这下怎么办?”
多尔衮说道:“立即召集各位大臣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