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京城最近不太安静,你的一笑堂安静一段时间,手痒就城外转转让倪二找几个人陪着你,我的亲兵给你安排一个负责保护你,可不能再发生这种事。”贾环严肃认真道。
没有张大胆,他在这里的危险多的不是两三分,还是有个医生在身边更有安全感。
他现在才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些有钱人家,都要有专业的家庭医生了,这简直是必不可少的。
万一来个感冒给他烧死都没地方说理去。
他可是不相信还能再来一次穿越,这种事怕是比中彩票的概率要低上无数倍。
“呼噜~”一声。
“公子,那我最近安静一些吧,顺便养养伤。”
张大胆两天没吃饭,有些尴尬,这不是他能控制的,只能快些回去吃点东西才行。
“吃的东西,没给你准备,你回去了再吃,你能控制住就可以,安静片刻,等我职务下来,到时候再做打算。”贾环道。
他如今还没有实权,需等着兵部那边的安排,这也是圣上安排的。
贾环丝毫不担心圣上不给他实权,如果四王八公等贵族势力衰弱,毫无疑问,忠顺亲王将会作大。
皇权最怕的就是一家独大,圣上培养重用忠顺亲王,是为了对付一些老贵族势力,但他随着权利的坐大,必然将会变成下一个势力。
圣上必将培养下一股势力,来牵制忠顺亲王,这就是做皇帝的制衡手段。
“公子,提亲的事?”
“放心,等你好些我就找个媒婆上门提亲,到时候我给你当证婚人。”贾环笑道。
“多谢公子,感激不尽。”
“你倒客气上了,看来这次苦没白吃。”
张大胆已经想通了,成亲的事宜早不宜迟,像今天这种事他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他一直说他能长命百岁,都只是说说而已,这年头,他的命他说的可不算。
所以他不想再等下去,早点生个大胖小子才是正理。
“爷,这一天都跑哪去了?”平儿见贾环回来担心问道。
“出去办了点事,怎么了?”
“没什么事,园子里姑娘们开诗社,今天打发人过来请你呢。”
“我哪有空参加什么诗社,你们喜欢你们去玩就行了。”
贾环哪有什么心情搞诗社,最近他的事可不少,不久以后兵部的任职也会下来。
宁国府的事也需要他盯着,贾珍那边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只等着敬老爷那边下葬。
只一两年时间,贾府的权势就大不如之前,贾府唯一做官的贾政被外派,家里主事的也从不操心官场中事。
大房的贾赦更是盯着二房蠢蠢欲动,要不是顾及着贵妃娘娘,怕是早就出手了。
贾府的日常花费也都维持着以前的风光早就开始入不敷出。
王夫人的嫁妆已经开始往外掏,宫里的贵妃娘娘想做点什么事,没有家里的银钱贴补根本办不成。
贾政在外面做学政,上下也要打点,全都是王夫人这个大管家在想办法。
捧高踩低,并不只是贾府中人特有的,皇宫之中这种情况更加的明显。
没有银钱,你哪怕使唤一个宫女太监都难,能在宫里混的好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为了在宫里有点自己的消息渠道,贾环更是花费五千两的巨资,把太监陈实抬高到一个小总管的位置。
这小子透着股机灵劲,已经深得皇上身边的夏太监重视,皇宫之中的一些消息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最近圣上已经对元春开始冷落,不像之前那么宠爱。
他知道,棋至中盘,元春能起到的作用已经不大。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元春要是再听信一些有心人的挑唆,怕是日子过得会更难,想要日子好转一些,必须给圣上投诚。
贾环已经让陈实传信给元春,让她尽量别掺和进去,这样才能不受牵连。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一步踏错前面就是万丈深渊。
虽然他不能做主荣国府,但他现在能做的有很多。
贾家百年贵族,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连根拔起的,圣上也需要考虑很多,俗话说的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家族的败落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的,不知道荣国府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大房继承爵位有名无实,让二房继承祖产。
这个主意看似两全其美,其实已经埋下了内部隐患,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别说荣国府这么大一份产业。
是个人,心里都不会平衡,这种矛盾已经被压了二十多年,要是爆发出来,必将势不可挡。
其实不用抄家,荣国府自已就会败落,这就叫温水煮青蛙。
只有变得对他有用,才会有被保留的余地。
贾环算一个,还有一分部是贾政的兢兢业业带来的,其次就是荣国府影响力,圣上并不是要把旧贵族势力一网打尽。
他只是要把权利收回去握在手里,宁荣二府太特殊,不得不打压而已。
把贾珍送走,基本上荣国府的危机就算解除了大半。
加上贵妃倒向,一个已经被掏空的荣国府已经翻不出什么浪花,没必要痛打落水狗。
要知道狗入穷巷,必遭反噬,圣上只需要以逸待劳就可以收获一大批好感,彰显仁心,还能安抚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想清楚这中间的利害,贾母应是第一人,不然不会那么难以取舍,剩下的一个人就是贾政,他只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而已,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督促和关心儿子们的功课。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群糊涂蛋,贾赦一味享乐娶小老婆,只顾及在外面的体面,还时刻都紧盯着贾政的二房挑错。
贾珍作为族长跟北静王过从甚秘,并且不断地串联四王八公等势力,以北静王马首是瞻。
立场没有对错,只看大势,贾母是无力改变一些东西,哪怕救得了一时,也救不了一世,所以她选择淡然享受剩下的几年时光。
贾环的横空出世,让贾政在年轻一辈中看到一点希望,经历过平倭之功,把这份希望扩大到一定规模。
贾环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贾珍,就是刚贾母这个唯一的明白人做出选择。
是断臂求生,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其实这个答案,不难选择,一朝天子一朝臣,荣国府的人安稳太久了。
两府中人都不知道权利带来的不只有身份,财富体面,同时还伴随着超高的风险。
安逸的生活已经让人丧失危险感知能力,以前有人告贾府谋反都没事,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