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川映的旨意颁下,一旁的内侍立刻应声,而后匆匆跑下城楼去宣旨。
绣川晴拧身打算跟过去,刚要撇开母亲的手,却被左川明希一下按住,用眼神示意她不要妄动。
绣川映环视一众臣工,缓缓道:“怎么?金川监察长今日没来么?”
今日陪同绣川王前来观看焰火庆典的朝臣,多达数十人,如今天色大黑,绣川映也未将他们一一认出。
刚才她发令之时,法裁院裁判长牧川胥已经出班应旨,而监察院的金川玉楼却未出列,是以绣川映才有此一问。
这时,便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自陪同队伍中走出,前行几步,来到绣川映近前,躬身奏禀。
“圣川殿下,总宪阁下今日亲自坐镇,主理承天门及周边的安防事务,是以未能伴驾前来。”
监察院的长官,正式官职是“监察长”,但因其行使的是“监督察查百官及万民诸般事务”的职权(类似我们所熟知的“锦衣卫”),因此又常被称作“总宪”。
绣川的“三权分立”体制,其实真正是由政事治务院(简称政务院)、执法裁决院(简称法裁院)和元老议会,分掌“行政”“执法”和“立法”三权。
而军事枢密院(简称军枢院)和监督察查院(简称监察院),则是分别掌管军事要务和监督职能。
但在实际的国政施行中,政务院、军枢院和监察院的职权最大,因此这三院之长的地位也最为显要。
政务院、军枢院、监察院和法裁院,合称“四院”。各院长官为:政务院司务长、军枢院枢密长、监察院监察长、法裁院裁判长。
皆由总长绣川千星统属,但其任免之权仍在绣川王手里。
四院长官皆是川字大贵族,而各院副职,一般则是由非川字姓的豪族担任。
这也是对川字与非川字家族之间的势力平衡。从而形成一种犬牙交错的利益综合体,以确保绣川家统治地位的稳固。
刚才出班应奏那名官员,正是监察长金川玉楼的副手,监察副使连行慎。
人如其名,这连行慎身材微胖,一脸憨厚朴实之相,神色间也是一副如履薄冰、奉命唯谨的样子。
绣川映借着城楼的灯火和烟花的炫光,眼神在连行慎的脸上逡巡片刻,缓缓道:“那好,此事就交由你署理,务必将来龙去脉厘清。”
“臣领命。”连行慎弓身抱拳,心中却是惶惑不安。
不过就是个冲动闯宫的毛头小子,有何来龙去脉需要清查?
他猜不到绣川映是何心思,只得先领了命,回去以后再向金川玉楼请示,具体如何办理。
原本是欢欢喜喜的焰火庆典,却出了杨不易这么个乱子,一众臣工也因此看了绣川圭与绣川映联手演的一出好戏,心中对眼下绣川的朝局又多了几分看法。
绣川王老而不痴,绣川映少而不佻,总长阁下想要盘下这绣川江山,还真未必是件容易事。
而同样作为“主要演员”之一的绣川千星,却不这么认为。他如今大权在握,大势已成,所欠缺的,不过就是一个名分而已。
刚才绣川圭已经答应他,会择一个合适的日子,宣布绣川昊与绣川映的婚事,以他现在的实力,除非他绣川圭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否则是绝不可能翻脸不认账的。
只要绣川昊和绣川映成了亲,生下了孩儿,便自然拥有了王位继承权。
到那时,绣川映便不过是个摆设,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将之挪开。
他作为总揽朝政的总长,又是新王的祖父,也就能真正名正言顺地接管绣川的全部事务。
他十几年隐忍不发,按部就班地做他的“忠臣良相”,等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