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泽宇喝下那碗汤后。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
他晃了晃脑袋,看着站在他旁边,正温柔的给他布菜的春柳,下意识开口喊道:“春柳……”
春柳含羞带怯的看着南宫泽宇:“皇上,奴婢在呢。”
南宫泽宇心中突然出现一个声音。
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重复:“面前站着的女子是你最喜欢的女子……”
南宫泽宇眼神有些迷离:“春柳……”
春柳在一旁十分有耐心的回复着南宫泽宇的每一次呼唤。
南宫泽宇在一次次的呼唤中渐渐的丧失了自己的理智。
他直接起身抱住了春柳:“春柳……”
春柳刚开始的时候被南宫泽宇的动作吓了一跳。
反应过来后,她欣喜的回抱住南宫泽宇:“皇上~”
南宫泽宇紧紧抱着春柳:“乖,叫我泽宇。”
春柳羞红了脸,娇娇怯怯的唤了一声:“泽宇~”
俩人郎情妾意,恩恩爱爱的吃了一顿冒着爱心的早餐。
至于吕冰烟……早被南宫泽宇抛到了脑后。
李凝云看的津津有味:“你说这男主到底是喜欢吕冰烟还是喜欢那个野鸡系统啊?”
怎么通过系统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制作出来的人工美女他都那么喜欢呢?
小萝莉也看的一脸兴味盎然:“可能男主喜欢的是系统吧?”
李凝云点头,一副好有道理的样子。
南宫泽宇这边,已经很快的收拾东西回楚安国了。
李凝云偶尔会看一看南宫泽宇那边的情况就当是看偶像剧了。
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忙着建设宏鑫国。
现在的宏鑫国已经上下一心。
李凝云先是减轻了农民的赋税。
从最开始的五税一,改成现在的十二税一。
并且推行土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
还把之前在贪官手里家和官员们主动上缴的土地全部都发给了百姓。
百姓们手中有了土地,种起地来更是有用不完的力气。
李凝云没有心情慢慢的施行那些政策。
反正现在百官也不敢说什么。
那自己干脆就甩开膀子,想干啥干啥!
你要是不同意,那就收拾铺盖卷走人!
反正李凝云这次是打算把她的暴君之名贯彻到底了。
田地分发好后,李凝云又开始鼓励百姓开荒。
并且下达文书,新开荒的田地三年内不会收取任何的赋税。
她还大力培养挖掘各种人才。
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用自己的发明换银子。
发明奖励的等级也是不同的。
所有的百姓没事的时候都会看着皇城的方向。
这时候若是有人说一句皇上不好的话,那是会被打死的。
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楚安国一个安插在宏鑫国多年的探子被人抓到送去了官府。
原因是这个探子喝多了,跑到邻居家里诋毁当今圣上。
邻居听不下去,俩人就这样扭打在了一起。
楚安国的探子被邻居直接打吐血了。
旁边的邻居听到动静,连忙出来查看,当看到俩人打起来后,连忙来拉架。
邻居气愤的大吼:“你们别拦着我!我非得打死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不可!”
另一个邻居连忙阻拦:“不至于,不至于,都是邻居……”
邻居眼睛都红了:“你们特么的知道什么?!他居然敢说当今圣上的坏话!你们还帮着他!你们特么的不会是一伙的吧?”
邻居吼完。
四周寂静。
所有人都齐刷刷的转头看向了已经被打好几拳的探子。
探子这时候脑子彻底清醒了。
他看着这群人的视线,暗暗的咽了咽口水。
脚步开始慢慢的向门外挪去。
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这群人直接朝着这个探子扑了过来。
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最后还是官府的人来,才把可怜的探子解救出来。
饶是如此,这探子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很是凄惨。
官府得知事情的经过后,对那些打人的百姓轻拿轻放。
不到半个时辰就直接把人放回去了。
至于那个敢说圣上坏话的人,官府也没有轻饶。
敢对皇上不敬!非得让你脱层皮不可!于是对他用了刑。
探子原本就不是什么特别培养的人才。
只是因为贪财才答应给楚安国做探子收集一些情报的人。
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严刑拷打。
于是他很快就招了,说自己是楚安国的暗桩。
官员一听!呦嚯~自己这是立功了啊!
连忙上报给了上级。
于是李凝云也知道了这件让她有些哭笑不得的事情。
那还有啥说的?
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全部都得了赏赐。
百姓们听到这件事对皇上的感官更好了。
他们开始大力支持皇上出台的政策。
于是间接的刺激了全民发明的热情。
李凝云反复交代下面的官员。
只要发明利国利民,符合要求,那就必须按制定好的封赏。
若有人徇私舞弊,一律严惩!
官员们实在是怕了皇上的手段。
也都老老实实的不敢起别的心思。
不过话说回来了。
皇上虽然处事严厉,但是奖罚分明。
只要你老老实实的按照皇上的安排,为民做事。
皇上的奖励也是很丰厚的。
所以百官们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贪墨。
但是因为任劳任怨的工作,家里的日子也过得很是富足。
这让那些丢失了初心的官员们渐渐的找回了以前读书时那种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
而且不得不说,他们手里拿着皇上赏赐的金银。
眼睛里看到的是百姓们那充满感激崇拜的目光。
他们的心情有些复杂。
原来,这就是当一个好官的感受。
他们被鼓舞的更加卖力。
李凝云甚至还给他们撰写了一本书。
书中详细记载着这群官员为国家,为百姓做的每一件事。
好让他们青史留名。
那可是青史留名啊!文人的终极理想和目标!
他们的那点小心思被皇上拿捏的死死的!除了为百姓为皇上卖命,根本不想有别的心思。
随着农耕越来越兴盛。
虽然赋税减轻了一半有余。
可是到秋收的时候,国家的粮仓却比往年都出来八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