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与吴良争论不休,但谁都说服不了谁,无奈刘烨拉上了郑印评评理。
“郑老弟你来说说,我们谁说得有道理?”
郑印微微一笑,颇有深意地说道。
“两位兄长,常言道人心隔肚皮,我不是明大人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知道明大人到底怎么想的?不过听其言,观其行,我觉得明大人来辽西所图甚大,我等拭目以待就好。”
刘烨闻言连连摆手,说道。
“得了吧,辽西郡就这么大地方,多少任郡守来的时候哪个不是雄心勃勃,最后还不是得跟老郡守一样,处处小心防备东胡,不犯错就行了,明大人又不是神仙他能做甚?长驱直入捣了东胡王王庭?”
郑印仰面而笑,提醒刘烨与吴良。
“总而言之我不相信能成为郎中令、郡守的人是等闲之辈,两位兄长还是与明大人保持距离,小心被他伤到,咱们是平头百姓,他可是握着刀把子和钱袋子的郡守大人。”
郑印言尽于此不再多说,与刘烨吴良道别上了马车。
上车后郑印长舒了口气,透过车帘的缝隙,望见了明远的车队向着相反的方向离去,他轻哼一声。
“想轻轻松松地在辽西郡立足?哪有那么容易?明大人,让我看看你究竟有多少本事吧。”
……
翌日,阳乐县城近郊。
明远换上了一身玄衣,在李由、张存元,还有辽西郡主簿叶匡的陪同下巡视。
主簿,乃是郡丞李由的属官,郡丞下一般来说有主簿、卒史、牧师令等官职。
但由于辽西郡地广人稀,郡丞的属官也做了压缩,仅有主簿与卒史两个人。
卒史执掌文书,主簿负责的事情较为繁杂,土地、户籍,都要管理一些。
明远来到了这辽西郡的第二日,清晨醒了酒用了饭,便开始为天兵坊、天火坊寻找合适的安置点。
蒙坤、卫潢先明远一众一步,护送着天火坊与天工坊的工匠,及其亲眷出发。
但他们还比明远的车马晚到了一日,目前正在城中安顿,暂时地住下来。
可两千余人不能一直对付,明远就想在县城的近郊,挑选能建设工坊的地方。
“明大人、李大人请看,这地方地势平坦,还有一条小河,汲水用水都很方便。”
叶匡忙前忙后地为明远介绍,将这里的优缺点一一讲述出来。
“那边还有一座荒废的大宅子,还有一座破庙,修缮一下容纳个四五百人不成问题,后续您若要建设工坊,下官估计就算全力开工,也得两个月才能完成,何况现在还是冬日天气寒冷。”
明远来回张望了两下,暗暗点头,说道。
“叶匡,你为本官推荐的地方不错,你今日就开始招募辽西郡的百姓,让他们来为本官修建工坊,工坊要分为天工坊、天火坊,就分布在河水两岸。”
叶匡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
“大人,这些百姓来干活,郡里要供饭,且他们的做工时间要算在徭役里面,这样算下来,明年开春后您再征调徭役,恐怕人力会不够啊。”
明远闻言拍拍叶匡的肩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