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四枫的家是三层楼房,过十几年了,村道不断的修,路基一次次的加高。
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地基本来就低,所以他家的一楼变成地下室了。
路西边的房子都差不多,不止他一家,也就最末端的四五家严重一些,窗户都和路面齐平了。
不过,现在几乎都重新盖了,不是把地基填的和村道一样平。
就是直接盖一层地下室,和路面一样平,整体看起来和谐一点。
路东边就没那么坑坑洼洼,是一马平川整整齐齐的,不过两边房子盖出来的高度基本一致。
所以为什么说吴四枫家突出呢,那是他家还是十几年前那个样。
房子没有变,别人家全部都在在变,村道在变,周边的房子在变,唯独他家……
幸好门前操场有个三四米宽,不然看起来就真别扭。
前几年的时候,吴大力从二楼开了个大门,然后找瓦工做了个斜坡,从二楼到操场可以直接上下通行。
现在二楼一间堂屋,一间卧室,一个小厨房。
一楼一间卧室,一间杂货间,现在放农作物电瓶车什么的。
三楼就是以前吴四枫结婚用的婚房,和一间卧室,还有一个小客厅 。
他们这边房子的格局,只有两间,占地面积总宽是8米深九米,家家户户都一样。
像吴四枫他们家,因为地基矮的原因,房子后面补偿四十多米的空地,宽度和房子一样。
所以他们家占地面积也有四百来平方,路东面的人家只补偿三十多米,也就三百来平方。
在农村里面,有个三四百平方的面积,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有钱的大户,甚至有上千来平方,有小院子,小池塘,小凉亭。
在那里住着,那叫一个悠闲,那叫一个惬意。
回到正题,现在二楼的堂屋挤满了人,应该说长条板凳上,坐着不少人。
幸亏那些车上的司机没下来,不然堂屋还真坐不下。
屋里有村里的一些干部,队长和村支书。
还有从镇上过来的官家人,有的人穿着板板正正,有的穿的很休闲。
他们的言行举止,以及说话的方式,一看就是官家的做派,当官人的气势毋庸置疑 。
本来一屋子的人,属官民一家,刚刚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后来因几个人的影响,现在有人脸上神情凝重,有人幸灾乐祸,有人一脸愤恨,有人无所畏惧。
一屋子十几个人,之所以神采各异,都是为一个事,钱!
那又是为什么,都这个时间点了,还有这么多官家人!
话说起来就长了,前段日子的阴雨天气,全国各地都有所影响。
皖南地区虽然没有什么大暴雨,但也造成人们出行不方便,房屋、田地、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是因此,吴大力想把家里房子修整一下,不然一到下大雨,有点风雨飘摇的感觉。
前段时间经常和吴四枫打电话,也和他商量过,要修整一下房子。
他本来想的是,重新换个屋顶的瓦,然后把框架加固一下。
而吴四枫的建议是,推倒了重新盖,这个钱不用省了。
吴大力则说,就算重新盖也是个长方形的房子,怎么都不好看。
如果面朝南的话,正门就对着祠堂,不太好。
北边是别人家的房子,东面是马路,后面空地挺大,都是田地。
因为吴新村的房子格局就这样,两间房8m宽,怎么盖也就那样。
刚开始,吴大力觉得孙子在外面上学,平时又不回来,把房子重新翻新一下,他老夫妻俩可以住。
吴四枫后来想想也对,老家房子面积是有,但格局怎么改,外观就那个样。
然后这几天,他们听说隔壁几家的宅基要卖,具体什么情况,吴大力多少了解一点。
一个是吴大力的小时玩伴,吴小兵。他家就两个闺女,一个现在还在读大学,一个已经出来工作了。
在乡镇街道上,前几年就买地皮盖了一套房子,村上这套房子,后来就没有住过。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说现在要卖掉,而且要现钱。
吴大力问过他,需不需要帮忙,自己可以借钱给对方。
吴小兵没有说原因,也没有找吴大力借,毕竟前段时间吴大力才把钱还给他。
还有一个是挨着吴大力家隔壁的吴明,吴四枫管他叫明爷爷。
年龄和吴大力一般大,但辈分和吴四枫爷爷是一个辈的。
吴明有兄弟三个,他排老二,十几年前农村规划的时候,他们三兄弟盖了三套房子。
他儿子前两年当兵回来,也没什么事干,今年27岁了,谈了一个对象还没有结婚。
听说县道那边有一套房子带商铺的,他儿子就想买下来,开个小超市。
钱他们家是有,假如买下来之后,结婚的钱就没多少了。
于是商量着把老宅这房子卖掉,都搬到县道那房子里去。
还有一户人家,是跟吴小兵家隔壁的,他们家情况不是太好。
现在算是单亲家庭吧,家里现在是三口人,一对小夫妻,去年结的婚,还没生小孩。
还一个中年妇人,也有五十来岁,她老公在他儿子结婚后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几年前就得了病,一直挺着扛着,钱也赚够了,可是再去治病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现在中年妇人的儿子儿媳,都在镇上工作,不是铁饭碗,是在一个什么孵化技术公司里面上班。
在镇上租的房子,一直商量着把老宅这房子卖掉,到镇上小区买套大的房子住,方便。
他儿子也有28岁了,叫吴越,以前上学那会,还经常跟在吴四枫后面玩呢。
不爱说话,很听父母的话,成绩从小就很好,后来考了一个好大学,他们家那时候条件也不错。
现在出来工作了,可能是怕他妈一个人在老宅孤独。
一家人到镇上一起住,他也不用每天开车来回跑,所以就有这样想法。
还有一户人家,吴四枫管他叫强叔,他想卖房子,纯粹的凑热闹。
他兄弟两个,老大吴坚,他叫吴强,结了婚也有小孩,不过是去入赘的。
所以吴新村还有一栋空宅,不过他父母在里面住,帮他守房子,俩老七八十岁了。
他自己也是跟风凑热闹,听吴明他们都想卖宅基房子, 他也想卖。
反正自己已经入赘了,一年都回不来一次,有没有房子都无所谓。
就是这样,吴大力他们这几家,都是左邻右舍,五家连在一起。
村道至北往南一排,每五户人家中间就有一条巷子。
正好他们五家,就搁在一起。
吴四枫知道后,就跟吴大力交代,如果他们真的想卖宅基,就全部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