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bcjlp.com
王侁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心里直泛酸水,后悔自己没有率军出战,便提议立即率兵离开谷口,向前进军,兴许能捡到一些“死鸡死鸭”,也算一份军功。
众将立即附和王侁。
潘美表示了不同看法,迟疑道:“我们还是等等再说,如果杨业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王侁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们整整等了他四个时辰,够对得起他了!再等下去,我们连汤都喝不到!”
王侁一扬手,众将齐刷刷地跟着他上马。
王侁是监军,潘美虽然是主帅,却无法制约监军,只得苦笑着跟着上马。直到此时,潘美的几个错误决策,应该说都是身不由己的!
潘美、王侁等行军不到二十里。前方杨业战败的消息传来,潘美立即下令大军后退。
杨业军败,潘美不去救援杨业,却下令大军撤退,是何道理?害怕辽军势大、或亦欲回陈家谷重新设伏?
由此可见,杨业之死,潘美也难逃罪责。
佐料: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向柴荣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王朴也是赵匡胤最敬畏的人之一。
王侁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为人性格倔强执拗、固执己见。
在陈家谷,王侁用言语刺激杨业出战,随后又坚持撤除埋伏圈,让杨业走向绝路,应该说,杨业之死,王侁是罪魁祸首,潘美只是次要责任而已。
后来的演义小说《杨家将》,将潘美列为反派主角,潘美实在冤枉得很!
有趣的是,中国历代小说人物中,有三位被丑化的典型历史人物,都生在宋朝,即潘美、陈世美,武大郎。可以说是三大“男窦娥”!这也算是宋朝精彩纷呈的明证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