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5年八月,赵光义下诏,立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恒,大赦天下。
九月,赵光义为赵恒举行了隆重的皇太子册封仪式。
自唐昭宗天佑(公元904)年以后,中原陷入混乱,五代时期更是枪杆子政治,谁实力强大,谁上台做皇帝,你方唱罢我登场,立皇太子的典礼,废弃了九十多年,至此才重新恢复,朝廷内外都很振奋。
当天,太子从祖庙礼毕回宫,京师民众都涌出房屋,站在街道边,对着皇太子的仪从队伍,高兴地指指点点道:“这就是我们的少年天子!”
赵光义听说这事后,心里却莫名其妙地直泛着酸水。
赵光义急忙召寇准进宫,沉着脸责备寇准道:“天下人心都归属太子了,将置朕于何地?”
赵光义话外音很明显:看你寇准做的好事?!这是在吃皇太子的干醋了!
寇准不慌不忙地跪下叩头,感叹道:“这真是国家的福份啊!”
赵光义毕竟政治天赋极高,反应灵敏,听完后,脸色迅速阴转晴,转身进宫和后妃们同乐去了。
赵光义一高兴,却将寇准晾在了一边,寇准真的很无辜!
宫内后妃闻讯,一片欢腾,个个喜气洋洋,都到赵光义面前祝贺,称赞太子贤德,陛下选人精准!赵光义洋洋得意之余,才蓦然想起,寇准还在宫外偏殿里待着呢。
赵光义连忙出禁宫,召寇准一起饮宴喝酒,分享快乐!两人当晚都心情畅快,极醉而归。
不久,赵光义任命尚书左丞李至、礼部侍郎李沆兼任太子宾客,李至和李沆同年生,都是饱学鸿儒,赵光义下诏命皇太子赵恒用师傅礼节对待他们。
按照惯例,作为皇太子,赵恒在上殿时的位次在宰相之上,东宫僚属应该对他称臣,赵恒表现得很是谦虚谨慎,推让不接受。
另外,赵恒坚决执行赵光义的指示,见到太子宾客李至、李沆,他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都要到宫门外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