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奏报,在迎接天书的路上,也曾梦到两位神人,嘱咐他增建庙庭,赵恒准奏。
不久王钦若进献灵芝草八千本,赵安仁也不甘示弱,进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本。
随后,各州郡贡献灵芝、仙草、嘉禾、瑞木、三脊茅(江淮间产的一种茅草。茎有三棱。古代以为祥瑞,多用于祭祀。)等络绎不绝,不可胜记。
九月初,赵恒下诏命向敏中为东京留守。十四日,奉天书告祭太庙,将各州郡进奉的祥瑞供奉庙内。
九月底,命马知节为“行宫都部署”,负责沿途安全护卫。最后,赵恒在崇政殿将封禅的仪式演习了一遍。
佐料:在泰山封禅前夕,契丹遣使到大宋,说除了每年的岁币之外,还想向大宋借点银子花花。
赵恒懵逼了,契丹此举,是个什么意图?
王旦分析道:“陛下东封在即,车驾将出京城,契丹无非是想借此打探朝廷的虚实罢了!”言下之意,契丹想搞清楚,你赵恒是去泰山旅游,还是以“封禅”的名义出兵偷袭我辽国?
赵恒问道:“如此,朕该如何答复?”
王旦回答道:“可以答应借给一些银两,以此轻视他们。”
于是赵恒借银三万两给契丹,并说明要在来年的岁币中扣除抵债。契丹接受了三万两借款,却觉得非常羞愧!
第二年,赵恒按王旦的意思,又特意对支付岁币的官员下诏道:“去年契丹所借银款,实属微不足道,今年仍然照往常数目送岁币,下不为例!”彰显了大国的风范。
不久,西夏李德明上奏宋廷,说西夏民众饥苦,请求朝廷调拨粮食一百万斛给他。
朝中大臣议论纷纷,都道:“李德明刚纳誓言而违约,应该下诏谴责!”
赵恒问王旦,王旦道:“陛下但言京师有粟百万斛,下诏让他来取就是了。”
李德明收到诏书,当然不敢进京,只是对着使者连连下拜,敬佩地道:“朝廷有人才啊!”
这两件事,充分证明,王旦具有处理政事的突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