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若委屈地道:“臣不是宰相,怎么敢到中书省去?”
赵恒似乎明白过来了,转头吩咐身边的内侍:“送王司空去中书省视事!”这就是口谕授王钦若宰相了。
丁谓早已探得消息,在中书安排了饭食等候,王钦若一来,丁谓就道:“陛下已命中书省接待司空。”然后让内侍都知回去禀报真宗,王钦若已经到中书省了。
而丁谓等王钦若吃完饭,却以无“白麻”(宋朝拜宰相,由翰林学士草制,称为白麻)为由,让王钦若先回去。
第二天,翰林院的制书出来,却是授予王钦若使相,兼西京(洛阳)留守。显然是丁谓让翰林学士篡改了旨意。而赵恒只听说宣告了制书,却没有醒悟丁谓矫诏。
两奸对决,丁谓完胜!
附录三:宋真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吕端。(真宗本年三月即位)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吕端,张齐贤(十月任),李沆(十月任);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张齐贤,李沆;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张齐贤(十一月免),李沆;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李沆,吕蒙正(三月任),向敏中(三月任);
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沆,吕蒙正,向敏中(十月免);
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李沆,吕蒙正;
景德元年(公元1004)李沆(七月薨),毕士安(八月任),寇准(八月任);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毕士安(十月薨),寇准;
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准(二月免),王旦(二月任);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王旦;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王旦;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王旦;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王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王旦;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王旦,向敏中(二月任);
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王旦,向敏中;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王旦,向敏中;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王旦,向敏中;
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王旦,向敏中;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王旦(七月免),向敏中,王钦若(八月任);
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向敏中,王钦若;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向敏中,王钦若(六月免),寇准(六月任);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向敏中(三月薨),寇准(六月免),丁谓(七月任),李迪(七月任,十一月免),冯拯(十一月任);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丁谓,冯拯;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丁谓(六月免),冯拯,王曾(七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