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43章 争濮议(下)

第43章 争濮议(下)(1 / 2)

 推荐阅读: 孤独吟 被病娇神尊囚禁强宠的那些日子 火影:转生鸣人眼中的忍者世界 超凡崛起诸般奇法成神 下堂妇,郡主又骄纵跋扈了 喜灰:我当成神 反派大佬黑化倒计时,宿主快拯救 星穹铁道:开局给丰饶药师征婚 快穿只想安静搞事业 重生之四福晋准备玩阴的
最新网址:hbcjlp.com

时针慢慢指向公元1066年正月,濮王名分问题一直没有议定,但明显已分为两派,一是“皇伯”派,认为赵曙应称亲生父亲濮王为“伯伯”,二是“皇考”派,认为赵曙应称濮王赵允让为“爸爸”!

“皇伯”派由原来的司马光、王珪等人为首,侍御史吕诲、范纯仁、监察御史吕大防成了主要代表,他们引经据典,连续上了七道奏章,固争不止。赵曙全部置之不理。

“皇伯”派一看行不通,决定改变策略,转而攻击“皇考派”韩琦、欧阳修等人,他们说韩琦“专权导谀”,欧阳修“首开邪议”,曾公亮、赵概“附会不正”。请赵曙罢黜他们,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皇考”派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上书给赵曙道:“请陛下明诏朝廷内外,称濮王皇伯没有根据,属于无稽之谈,绝不可行,现在要做的,就是匡正名号,至于在京师立庙,干预纲纪扰乱统法,并非朝廷的本意!”

赵曙内心当然想为自己的父亲弄一个皇帝名号,再说,对叫了几十年的亲生父亲改称为皇伯,那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因此自然向着中书省的宰相们。但是,赵曙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曹太后的意见,因此,赵曙没有急着下诏,他还在等,等曹太后的最后态度,如果曹太后支持宰相,那就完全可以堵塞“皇伯”派的嘴巴。

赵曙特意召来“皇考”派到垂拱殿仔细商议,最后折中议定:尊濮王为“皇”,而不是“皇帝”;三位夫人为“后”,而不是“皇后”。皇帝赵曙称他们为“亲”,而不是“皇考”、“皇妣”。

宰辅大臣议定后,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一份交给皇帝赵曙,一份派内侍送曹太后。到中午时分,曹太后派内侍将诏书送回中书省。韩琦、欧阳修等人急忙打开一看,不禁相视一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不过后面多了太后的签字。也就是说,曹太后认可了这份诏书。

曹太后从反对转为支持,让人感觉非常奇怪,但是她的签字是确定无疑的,也许曹太后觉得皇帝的折中方案,是一种退让,她也有必要做些让步,总之,宰相们有了太后的支持,底气十足。

赵曙接到曹太后的手诏后,立即下诏:“以濮王坟地为陵园,在园内立庙,让濮王子孙祭祀!”

“皇伯”派吕诲等,见事情翻转,只好撂挑子,将御史敕诰(授官的敕书,即委任状)上交朝廷,回家待罪,实际就有要挟的成份了。

范纯仁还不甘心,上疏指责道:“太后从撤帘以后,未曾干预朝政,怎么现在再下手诏?秦汉以来,母后只干预少主的政事,权臣想做非常之事,必然假借母后诏令,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请陛下仔细考虑臣的忠言,追回太后手诏。至于濮王的名分,陛下完全可以采纳大臣公议的结论,在长君朝堂,何必用母后的命令行事?”

范纯仁说得很激烈,一是指责太后干政,二是斥责宰相韩琦是权臣。所以韩琦看到范纯仁的奏章后,有些气愤地对其他宰辅道:“我和范仲淹如同兄弟一样,视范纯仁(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如子侄一般,这小子怎么忍心如此攻击我啊?”

赵曙见吕诲等上交敕诰,又用皇帝御宝(天子印玺)封还敕诰,命内侍陈守清去督促吕诲等到御史台上班。吕诲等虽然接受了敕诰,但申辩说,他们这些御史和宰相势难两立,御史的话皇帝不用,这个班上得没意思,谏官做得也没劲,不如在家等罪,请求皇上贬黜。

赵曙没辙,问宰辅们该怎么办?宰辅们也来了气,韩琦道:“臣等是忠是奸,陛下知晓!”

欧阳修道:“御史认为和宰辅大臣势不两立,如果臣等有罪,应当留下御史!如果臣等无罪,则请陛下下旨!”显然,欧阳修将这个皮球又踢回给了赵曙,口气也较强硬,要赵曙二选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