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91章 党党党

第91章 党党党(1 / 2)

 推荐阅读: 孤独吟 被病娇神尊囚禁强宠的那些日子 火影:转生鸣人眼中的忍者世界 超凡崛起诸般奇法成神 下堂妇,郡主又骄纵跋扈了 喜灰:我当成神 反派大佬黑化倒计时,宿主快拯救 星穹铁道:开局给丰饶药师征婚 快穿只想安静搞事业 重生之四福晋准备玩阴的
最新网址:hbcjlp.com

公元1086年九月初一,百官参加朝廷明堂庆典,仪式完毕不久,忽然传来司马光薨逝的消息,众官悲痛不已,相邀一起到司马光府邸去祭奠。

“崇政殿说书”(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实为皇帝老师)程颐却出面阻止道:“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程颐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八个字几乎是平时最常见的字,组合在一起就让人有些懵逼了。

程颐认为:孔子说过,吊丧这天哭泣过,心情沉重,就不能再欢乐地歌唱了!也就是说,悲伤过后不应立即转为快乐,这不符合人情。参加庆典是快乐的事,吊丧哭泣是悲哀的事,两件事不能在同一天发生。情绪转换太快,表现得没心没肺,难免有假。

有人提出质疑道:“孔子只说哭后不歌唱,没有说唱歌之后就不能哭泣了啊!”是呀,他们先去参加庆典,庆典快乐;然后去祭奠,祭奠悲伤。这属于快乐转悲伤,和孔子说的悲伤转快乐,情形正好相反啊!这应该是允许的吧?

此时,幽默大咖苏轼神补一刀:“只怪冤死鬼叔孙通制定了这一套礼法啊!”百官听完,哄堂大笑。叔孙通帮刘邦制定了一整套朝廷礼仪,让刘邦找到了做皇帝的威仪,却让百官受礼仪拘束。孔子的““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其实也属礼法制度,也是约束人的。苏轼看似骂叔孙通,实际是嘲笑程颐死板硬套,程颐自然十分反感,两人由此产生芥蒂!

苏轼是无心说这话的吗?非也,苏轼是故意而为之,因为苏轼不爽程颐很多时日了。那么,为什么这两位大佬人物又会相互顶牛呢?

苏轼我们不必过多介绍,对程颐,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下。

程颐和哥哥程颢是理学大家,闻名中外,一次进士考试落第后,程颐再未参加考试,而是潜心钻研学问,广收门徒,前后二十多年,将心思都放在教育学生之上,民间都以“处士”称呼他。英宗、神宗期间,屡次有大臣推荐程颐出来做官,程颐都推辞不干。

哲宗即位,司马光、吕公着一起上疏举荐程颐道:“臣等见河南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法度,年过五十,不求做官,真是超脱儒者,圣世隐士。希望朝廷破格擢升,树立士人楷模!”

朝廷下诏,授程颐为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上疏力辞。第二年三月,朝廷再召程颐为崇政殿说书,程颐便无停留,立即来京供职。

程颐上任前,先上疏道:“人的心智随后天习染、教化而逐渐发展成熟。民间善于教育子弟的人,也一定聘请有名望和德行的老师,让他陶冶情操。何况天子春秋年少,天资睿智,更要了解修身养性、调息身心的方法。一天之中,和贤士大夫相处多,和宦官、宫妾接触少,气质变化,自然而成。愿陛下选名儒入侍讲学,讲完后,安排他们留下值班,以备随时顾问,积年累月,就能养成至高无上的道德!”

程颐的奏疏,无形之中先夸耀了自己一番,且言外之意,他不止于做帝师,还要参与国政。否则,何来留守顾问?

不久苏轼以翰林学士兼侍读,也是帝师身份。或许苏轼看不起程颐的布衣出身;或许苏轼觉得程颐一直拒绝做官,是待价而沽,担任帝师就屁颠屁颠的赶来赴任;或许苏轼性格幽默诙谐,和程颐的道学老儒格格不入,总之两人之间,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舒服,只是没有公开化!这次苏轼公开出言讥讽,终使矛盾暴露于天下了。

如果只是两人之间的嫌隙,似乎无关大体,要命的是,他们都是大宋顶流明星大咖,各自拥有一群粉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