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赵煦和孟皇后大婚时,宣仁太后除了评价孟皇后是“贤内助”外,还叹息地预测道:“皇后人很贤淑,可惜福份薄,但是以后国家有事变,一定是她来承担!”宣仁太后一语成谶。
赵煦和孟皇后成婚前,宫内刘婕妤受到赵煦专宠。前几年范祖禹、刘安世议论宫中找乳母,其实就是暗指这个刘婕妤。赵煦册立皇后之后,赵煦对刘婕妤的热情仍未消减。皇帝有几个妃子很正常,无人有异议。可如有嫔妃野心勃勃,那么后宫就热闹了,而这刘婕妤的理想抱负,便不在于一个“婕妤”的头衔。
公元1095年,刘婕妤等后宫嫔妃随同孟皇后一同朝拜景灵宫。完事后,孟皇后坐下休息,其他嫔御都面对孟皇后侍立,这是后宫规矩,唯有刘婕妤大大咧咧,背对孟皇后站在垂帘之下。
侍奉孟皇后的宫女陈迎儿见刘婕妤不识大体,上前喝斥道:“走开些!”刘婕妤置若罔闻。
陈迎儿讨了个没趣,退回后,告诉了孟皇后身边的其他侍从,大家都愤愤不平,这事就埋下了隐患。
当年冬至日,所有后宫都到隆佑宫向皇太后向氏问安,大家在隆佑宫外殿等候时,孟皇后坐红漆金饰御座。按制度,皇后才有这个待遇,其他嫔妃都习以为常,只有刘婕妤却满脸不高兴,她的侍从也有乖巧伶俐的,忙帮她换了一张和皇后一样的御座。这下刘婕妤心满意足了,可又引起了众怒。
突然有人高喊:“皇太后驾到!”
所有坐着的人慌忙起身迎接,等大家都再坐下时,有人将刘婕妤的御座偷偷撤走了,刘婕妤毫不知情,一屁股坐在地上,狼狈不堪,众人掩口失笑,刘婕妤脸面丢尽,在侍从的搀扶下爬起来,也不向皇太后问安了,哭着要去找赵煦诉说。
身边内侍郝随规劝道:“婕妤不要难过,应该想办法为官家生出儿子来才是,到时,这个皇后宝座迟早就是婕妤所有!”经过这两件事,刘婕妤和孟皇后的关系可谓水火不容了。
公元1096年,孟皇后所生两岁大女儿福庆公主重病,孟皇后姐姐懂点医理,经常出入后宫提供帮助,眼见药石无效,孟姐姐救人心切,急病乱投医,竟拿着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孟皇后一见,大惊失色道:“姐姐不知道宫里禁忌严格吗,宫内可不比外面啊?”
孟皇后说完,急忙命左右将符水收藏起来。
但是孟皇后还不放心,等到赵煦来时,仔细说明了原委,赵煦听完,不以为然地道:“这是人之常情啊!”显然赵煦并不怪罪。
孟皇后便命人将道符当着赵煦面焚烧了。福庆公主没有因为这道符病情好转,还是病逝了。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孟皇后烧符治病的事很快在宫中相传,其他人也开始有样学样了。
不久,孟皇后养母燕夫人、尼姑法端和供奉官王坚等人为孟氏及公主祈福,一直像狼一样盯着孟皇后不放的刘婕妤,顿时抓住了把柄,她将前后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赵煦面前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