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蔡卞做了知枢密院事,而哥哥蔡京是宰相,慢慢心中却不适应,既而不痛快。
为什么亲兄弟之间会有这样的龌龊心里?首先来说,可能是他们蔡京家族的心里阴暗有遗传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蔡卞、蔡京本是同年考中进士,蔡卞是弟弟,与哥哥同一年进士,可见蔡卞读书比哥哥蔡京强一些。而且,蔡卞还找了一位好丈人,那就是王安石,因此,两兄弟进士及第后,蔡卞在官场进步比蔡京快得多。
到公元1094年,蔡卞已经是中书舍人,蔡京还在地方上混。1097年蔡卞为副宰相时,蔡京是翰林学士,蔡京官职始终比蔡卞低一头。
现在却反了一个个儿,蔡京位居首相,蔡卞屈居其下,虽然蔡京是哥哥,可蔡卞心中还是常犯酸水,这就是奸臣和忠臣的重要区别之一。
蔡卞有这个念头捂在心里,要想敞开心扉和哥哥蔡京共事就很难了。当蔡京提议童贯担任陕西制置使时,执政大臣无人反对,唯有蔡卞说,不应该用宦官领军。尚书右丞张康国引用神宗朝李宪的事例,蔡卞反驳道:“用李宪本来就不是美事,李宪还稍微懂点军事,童贯一无所长,到时肯定贻误战机!”
蔡卞这一句话,狠狠批评了三个人:神宗用李宪不对,蔡京提议童贯更不对,童贯不学无术!蔡京恼怒万分,在赵佶面前尽力诋毁蔡卞。赵佶也不高兴啊,你蔡卞骂我用童贯不行,怎么还骂神宗皇帝?你撸你撸谁?
公元1105年正月,蔡卞被罢,知河南。
二月,尚书左丞张康国进知枢密院事,兵部尚书刘逵同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何执中补尚书右丞。
蔡京连接独任宰相已四年,赵佶也感觉到了蔡京的专断,想再任命一位宰相,蔡京窥中赵佶心思,觉得赵挺之与自己比较友善,他比较好驾驭,力荐门下侍郎赵挺之为宰相,三月赵挺之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位列宰相。
可是蔡京做错了题目,赵挺之人比较正直,并不受蔡京摆布。赵挺之做了宰相,正气有所回归,多次对赵佶进言,说蔡京奸邪误国,蔡京很后悔,便想对赵挺之下手,赵挺之有所觉察,见执政大臣中,除了同知枢密院事刘逵中立,枢密院事张康国、中书侍郎吴居厚、尚书右丞邓洵武都是蔡京的人马,料敌不过,主动要求避位,三个月后,赵挺之罢相。
公元1106年正月,中书侍郎吴居厚补赵挺之空缺的门下侍郎,刘逵补吴居厚空出的中书侍郎。
当月,彗星在西方出现,尾巴老长,划过天空,这在古代属于“星变”,极不吉利。赵佶迷信万分,吓得躲到偏殿上朝,并主动减少膳食,下诏求大臣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