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贬太师蔡京为秘书监,南京(河南商丘)居住;贬太师、广阳郡王童贯为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贬领枢密院事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二十八日,再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
七月十一日,流放蔡京于儋州、蔡攸于雷州、童贯于吉阳军、赵良嗣于柳州。二十一日,朝廷再下诏,蔡京子孙二十三人分别流放全国各地。当天,走到潭州的蔡京死亡,时年八十岁!这个年纪而死,简直可以说是寿终正寝!
二十七日,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张征诛杀童贯,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诛杀赵良嗣,两人将首级送京师,悬挂市朝。
九月初八日,蔡攸及弟蔡翛、朱勔在贬所伏诛。至此,徽宗赵佶一朝的巨宦、佞幸、奸臣,基本被斩杀干净。
赵桓对蔡京、童贯、王黼等人痛下杀手,既是稳固自己皇权的需要,同时也是顺应民心的需要,可谓一箭双雕!
最后简单补充一下高俅的结果。高俅在宋史里没有传记,但《钦宗本纪》里注明了他在公元1126年五月十四日死亡,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开府仪同三司(即使相,元丰改制后称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
《宋史.李若水传》也记载: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按制度,天子应当为使相挂服举哀。李若水劝谏赵桓道:“高俅以幸臣跻身显位,败坏军政,其罪当诛,如今得以保全首级而亡,实属侥幸,陛下不应该再施以崇礼!”赵桓见了奏疏,于是放弃了。
佐料:聂昌(公元1078年—公元1127年),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公元1109年进士,任相州教授。
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转投蔡京,被王黼中伤,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这也是聂昌为什么憎恶王黼成为仇敌的原因。
钦宗即位,吴敏执政,认为聂昌行事猛厉有助于己,在他闲居时任命他为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在上任途中又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升任户部尚书,兼任知开封府。
开封城内有些地痞无赖作乱,白天做强盗,进入民宅抢劫金银财物,离开时,把两三个同党假装捆绑起来,声称捉贼,光天化日之下手持兵器穿街过巷逃离,最后把掠来的财物分光离去。如此三番,开封城内人们不得安宁。
聂昌乘他们再次作乱时,全部擒拿正法,而对一些赌博的人不予过问,有人认为这是官府失职,聂昌道:“姑且随他们的爱好,来减弱他们谋乱,这正是禁止他们为非作歹手段。”
聂昌原名聂山,赵桓认为他此举有汉代周昌的节操,故将他改名为“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