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灵异小说 > 民间故事全集【1】 > 第136章 善良的乞丐,用最毒的草药方子,治好了富家小姐的隐疾

第136章 善良的乞丐,用最毒的草药方子,治好了富家小姐的隐疾(1 / 2)

 推荐阅读: 特种兵之荣耀军魂 机甲进化:开局怒揍太阳神 火影,我和纲手青梅竹马 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 娇宠:将军家的小娘子 快穿之宿主又被大佬赖上了 我和东煌画押,萝莉控必被我抓 错爱之殇 发带女 星穹铁道:我在仙舟罗浮卖盲盒
最新网址:hbcjlp.com

在凤翔府太白县有一个小村子唤作柴胡山村。此村背靠太白山,山的深处有一处谷地,谷里满是奇花异草、神树仙泉,名贵药材更是数不胜数。

谷口竖有一座石碑,碑上刻着硕大的三个字“药王谷”。传说,药王曾驻足此地数十年之久,在那里一边研究草药,一边行医治病。

明朝正统年间,流年不利,街头涌现出很多乞丐。柴胡山村也不例外,在乞丐堆里总有一个身材瘦高的小伙子,虽然脸上沾满污渍可身上衣服还算完整。

小伙子姓段名小武,他在三岁上没了爹,十岁上又没了娘。他娘临终前把他托付给了舅舅刘福看顾。可这个舅舅顶多让小武没有忍饥挨饿变成流民,至于读书识字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刘福是李员外府上的管家,日里无暇顾及小武。舅母陈氏整日涂脂抹粉、絮絮叨叨,根本不管小武。一晃,小武已进舅舅家门五年有余,可他整日仍和街头巷尾的乞丐们混在一块。

正因为小武整日无所事事在街头闲逛,陈氏见了刘福总不免说三道四。前几天,小武就被舅舅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他一气之下跑出了舅舅家的大门。

离开了舅舅,小武丝毫不觉得缺吃少穿。他还和乞丐兄弟们打趣,说自己可不是一个人跑出来的,跟他一起出来的还有舅舅的一只鞋子。他这句话还引来了小乞丐们一阵哄堂大笑。

这天,百无聊赖的刘小武正蹲在地上瞧蚂蚁搬家,不料正被他舅舅刘福逮个正着。刘福有几日没见着外甥了,也不知这小子混到哪里去了。

“小武,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干点正事了!”刘福一手揪住小武的耳朵,一手戳着他的额头说道,“你娘虽把你托付给我,可舅舅也不能管你一辈子啊!”

“唉哟,知道了舅舅。”小武腾地站起身,个头比刘福至少高出半头。他胸脯一挺,双眼放光地说道,“我呀,就快有大本事了,舅舅你就等着瞧吧!”

“你这小子,又在搞什么鬼?还不快告诉舅舅!”刘福眯着小眼睛,歪头斜视着神秘兮兮的小武。

“哎,翠翠!你为啥老躲着我?”小武搔着后脑勺,正不知如何说话,忽见江翠翠从远处走来。他忙跑了出去,边跑还边回头冲着刘福喊,“舅舅,我以后再跟你说!”

“回来小武!这个臭小子……真是……”刘福一把没拉住小武,小武一溜烟就跑没了影。他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扭身朝着李员外府上走去。

刘福刚进李府的大门,就见老夫人兴冲冲从内院走出来,还满脸带着笑意。他不由得上前一躬到地,给老夫人请了个早安。

“刘管家快起身!我告诉你个好消息,员外他答应纳妾了!”老夫人拉起刘福,急不可待地说道,“谢天谢地!我们李家终于能有后了!”

“这是真的吗老夫人?员外他终于想通了。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刘福嘴上虽如此说,心里可没认为员外会真的想通。

李员外是李家的单传,和员外夫人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名唤李莺莺。员外夫人生完莺莺后不知怎么竟经水断绝,用药无数仍再没怀上一个孩子。

莺莺幼时顽皮可人,非常得员外的宠爱。可就在五岁那年,莺莺爬上庭院里的一棵柳树,不慎一脚踏空摔下树来。从此莺莺一病不起,常年咳嗽气喘,现虽已年方二八,却形消影瘦、面色晄白。

李员外见女儿如此心如刀绞,不只砍掉了院里那颗百年柳树,还对天发誓定要医好女儿。

时光穿梭如白驹过隙,十年过后,莺莺虽说出落得袅袅婷婷,可这病却并不见好转。

老夫人早就沉不住气了,几年前就劝儿子。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员外理应纳个妾室,至少再给她生个孙子。就算她现在就见了阎王也能安心闭眼了,否则,让她如何去向故去的老爷交待?

在老夫人的不断劝说下,连员外夫人也开口劝起员外让他纳妾。可李员外自己却铁了心,只推说莺莺的病一天不好,就没心思去想纳妾的事。

这么一块石头怎能轻易就开化了呢?刘福心里纳罕不已。正在此时,老夫人从袖口里拿出一颗晶莹饱满的珍珠递给了刘福。

“老夫人,这……刘某可不敢接啊!”刘福哪敢接这么贵重的东西,慌忙低头躲闪。

“不只这一颗,你只要如此这般照我说的做,我还有五颗同样成色的珍珠都送给你。”老夫人见有下人走过来,忙把珍珠塞到刘福手中。

“刘管家,没你什么事了,你去忙吧。”老夫人故作淡定地说道。

“是,老夫人。”刘福手里紧紧攥着珍珠藏到袖子里退了出去。

夜里,回到家的刘福悄悄掏出怀里的珍珠,放在灯下仔细观瞧。只见那颗珍珠在灯下变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十分霎眼。

第二天,街头巷尾的人交头接耳,都在传一个神秘的消息:据说药王曾经在药王谷研修之时,收过一个徒弟,传授他一剂药方。无病者饮此药可百病不生;有病者饮此药可药到病除。

此话一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千年后的今日,这里虽仍被称为“药王谷”,但却没出过一个有名的郎中。乡亲们将信将疑,不免对此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

虽然如此,当李员外听到这个传闻后,即刻召来刘总管。他告诉刘总管,务必要找到这个徒弟的后人,不得有误,一旦找到必有重赏。

刘总管满口答应李员外,随后他吩咐家丁和能调动的丫鬟婆子们都出门去打听探问。一时间大街小巷上,布满了李府的下人。

“员外爷!员外爷!恭喜贺喜啊!药王的徒弟让我给找到了!”

几日后,刘福一大早就火急火燎地跑进李府,边跑边喊正在陪莺莺看牡丹花的李员外。

李员外和莺莺闻声同时转过身来。

“是吗?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李员外眉头紧皱的脸上终于舒展了一些,“你把他带回来了吗?他在哪里?在哪里?”

“带回来了!就在前堂!”

“好好好!刘管家你先去陪陪贵客。我随后就到!随后就到!”李员外整理一下衣襟,乐得浑身发颤,他又慌忙回头喊道:“来人呐,快叫薛妈给小姐沐浴更衣!哈哈哈……”

“爹爹,这是何人?为何爹爹对他如此看重?”莺莺在一旁细声细语地问道。

“莺莺啊,这可是一位厉害的郎中!你的病能得到他的医治,就能彻底好起来。”李员外慈爱地看向女儿。

“若果真如此,倒是甚好。只怕……”莺莺的脸上却并不见开心的样子,多年来她被病痛折磨,似乎早已断定自己将命不久矣。

“果真如此!果真如此啊!”李员外看着女儿苍白的脸上毫无喜色,心里哪不知她如何猜想,可还是宁信其有,莫信其无。

李员外到得前堂一看,只见一位精瘦的公子正在与刘管家攀谈。

公子见李员外到来,忙起身相迎。寒暄作罢,员外仔细一端详,那公子身材细高、一身素衣,形貌俊逸、谈吐不俗,真是奇男子也!

“敢问先生贵姓?可是一直住在柴胡山村?李某怎不曾见过?”李员外拱手问道。

“免贵姓段,近日来初出深山到得此地。员外日里万机,必定不曾见过段某。”段郎中也是一拱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哈……”李员外捻须一笑,“不想,千年之后,药王的后人仍在如此深研医药。在深山之中,难免风餐露宿,难得,难得啊!”

“我去准备帘围,好请小姐出来相见。”刘福起身说罢就要下堂去准备。

“刘管家且慢,不必准备什么帘围了,先去准备一桌上好的菜肴请先生慢用。待先生用过膳后,请先生到内房为小姐诊脉便可。”李员外拉着段郎中重新坐到椅子上,“我先和段先生聊聊小姐的病情。”

“咳咳,是!”刘福咳了两声,斜瞟了段郎中一眼。可段郎中只后背对着刘福,根本没看到刘福在瞧自己。

刘福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见段郎中和员外有说有笑,只得先到后厨去了。

李员外和段郎中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好不痛快。老夫人闻听药王的后人大驾光临李府,也出到前堂来观瞧。见多年来愁眉不展的儿子眉花眼笑,老夫人心里也乐开了花。

饭罢,段郎中已知晓了莺莺得病的来龙去脉。李员外便请他亲自给小姐诊脉,寻医问药多年,李家早已司空见惯,莺莺也懒得面罩轻纱,直接与之相对而坐。

段郎中与李员外本来相谈甚欢,可一见莺莺那副娇楚动人的模样,他竟兀自呆住了。

刘福在背后捅了他好几下,段郎中都没回过神来。最后,刘福无奈只能偷偷在他大腿的内侧狠狠拧了一把。

“哎呦!医家讲诊病需望闻问切,段某刚刚已为小姐行了望诊。看小姐面色晄白,气血不畅。还请小姐上坐,让段某来为你切脉。”段郎中忍住疼,扭身偷偷瞪了刘福一眼。

段郎中在为莺莺诊脉时,脸上的表情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微露笑意,一会儿又愁容密布。

李员外在一旁见他表情如此变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之久,段郎中才放下诊脉的手,长输了一口气。看上去他似乎比之莺莺还要疲累,连面色都不像先前红润了。

“段先生,敢问小女的病如何?”李员外忙上前询问道。

“员外莫怪,小姐乃是多年痼疾。段某需回到舍下细细琢磨,待我调理好方药,自会告知员外。”段郎中说罢,还没等李员外开口,起身便大步流星,匆匆离开李府。

“段郎中,段郎中,且留步!”刘福跟在段郎中身后一路小跑,可没能追上段郎中。

“你给我回来!”刘福跑出李府很远后,见没旁人就边跑边喊道,“小武!臭小子!”

这刘福找来的药王后人并非旁人,正是段小武。段小武跑出李府后径直到了江家,他自从被舅舅赶出家门后,无意中认识了江翠翠。

江翠翠和他爹江老汉是不久前才来到柴胡山村的。他们虽然也是流民,但靠着有一身识药、采药的本事,吃穿用度从来不愁。

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给街头的乞丐送些吃食。

段小武就是吃过无数次翠翠施舍的粥和馒头,才不至于饿死街头。他和其他的乞丐不一样,填饱肚皮从来不是小武的终极目标。

他见翠翠时常穿梭在街头药铺,就成了翠翠身后的跟屁虫。翠翠可不愿天天被小武盯梢,小武虽人高腿长,可竟没有翠翠身轻如燕、手脚敏捷。他时常被翠翠甩出几条街还不止。

小武一看跟不上翠翠,干脆就来个守株待兔。不几天,他便知道了翠翠家住离村不远的太白山脚下,家里还有个年迈但却鹤发童颜的爹爹江老汉。

他趁着翠翠出门时,凭借自己的花言巧语搭上了江老汉,还前前后后地叫江老汉为师父。

江老汉见小武虽滑头有余,但聪明过人、记忆超群,就随口教他一些脉诀。没想到小武还真有一些行医的天分,江老汉务须多讲,小武一听便知他说的是何道理。

翠翠见小武竟找上门来,抽出藤条就要赶他出门,却被江老汉制止。翠翠听江老汉一番言语后,对小武的态度才有所改观。

翠翠可不像江老汉那样平易近人。她让小武背记药理药性,只要一个记不住,就免不了皮肉受苦。但小武却仍愿意待在江家,还时常戏弄翠翠,跟翠翠称兄道弟。

一段时日后,小武对医道已略知一二,就偷偷回到舅舅家,想和舅舅炫耀一番。没想到正见刘福在灯下不知瞧什么入了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