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嘿…我有啥办法?你说我怎么办?”余生朔笑嘻嘻地问道,他也头大。这些姑奶奶,一个也得罪不起,又不能让她们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只能让徐晓云和余红艳她们自己人设法调停,要不然几个女孩子几台戏,可是闹得不可开交了。
令余生朔想不到的还有呢,只不过目前还不到开学期,他还没去南都大学上社会经济学班呢。
徐家也好,老余家也好,男男女女也多了起来,都开始要上初中了,到高府大院混日子,成了他们的标配。
高府大院人丁兴旺,也有点嘈杂热闹,对年轻的赵江珊也好,对郭媛媛也罢,还是觉得团结友爱的气氛挺不错的。毕竟她们从小到大的环境,是没有那么多人一起玩的。
都是余生朔的亲友,或多或少都知道各方家庭还是有势力的,有实力的,所以她们之间倒没有余生朔一开始想的会有太多冲突,反倒多了几个姐妹相称。
港湾投资考察团跟嘉海市的投资协议已经顺利签署,这边的几个公司工商执照也已经批下来了,法人都是喻文囡和喻英汉他们几个喻家人,当然都是由港龙集团出资的,港龙集团才是投资人,是幕后老板。而港龙集团董事长是余生朔在港湾注册的英文名字亨利余,他是有一票否决权的,所以绝对控制权还是在余生朔这里,是其他人都不能改变掉的事实。
余生朔采用这种模式,也是为了防止老喻家钱多了之后有另外想法,所以在事先定好了游戏规则,即使他在公司股份很小,还是可以控制整个集团的运行和方向。
当然老喻家也好,包家也好,老郭家也好,都唯余生朔为马首是瞻的,毕竟资本是他出得多,内地环节也是他打通和安排的,对他定出来的规矩也是认可的,相对来说,都省了很多心思。关键还有一点,老郭家的电子产品销售,大部分靠的是小朔的渠道。这几年他们迅速扩张,还是靠的是小朔铺就的几万渠道人员的销售。
当然,余生朔也不打没把握之仗,这次嘉海工业产业园区的落地建设,除了消化嘉海市和南都市返乡知青外,他已经发出招工令,会面向各地鲤鱼社团下的困难家庭家属,每户人员安排一个就业岗位,先让最困难的家庭有个收入的人,这样一来,除了就地可以解决问题外,还可以到嘉海市产业园区工作了,不至于全家收入低下,导致家庭困难。
按余生朔规划,将陆续安排至少一万户家庭以上一个子弟的就业,彻底帮助更多家庭走上脱贫之路。
当小朔把这想法与余文洪沟通,获得了他大伯的高度点赞。
当余文洪把这想法转成港龙集团的就业思路转告赵子阳的时候,又获得了常务副省赵子阳的高度认可。
赵子阳让余文洪迅速通知港龙集团整理资料,把实施方案尽早上报省里和京都,以获得更多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
厂房还未建成,港湾投资考察团还未返回,这用工制度的草案已经在省里高层传开了,获得了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