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五星级大酒店还在往上盖楼,还不能交付使用外,电子厂,制药厂,鞋厂,服装厂,物流园,都有投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开始创造效益了。
嘉海市一跃而起,用工数量,地方工业产值,增长比例幅度领先于其他省市,受到了不仅仅南都省的肯定,也得到了京都有关部委的表彰。
年初余文洪顶替了汪海洋,坐了嘉海市第一把交椅,曹素素的父亲曹云辉从南都市工商局调到了嘉海市,担任了常务副书记兼代市长职务。
余生朔姨父贺子山调到了南都市工商局,接了曹云辉的班,担任了局长职务。
余小洪学长陈建国调到了南都市农业局,担任了副局长职务。
余小洪也从人劳厅副厅长,调到了南都市这个市府大院,担任了常务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职务,成了南都市第三把手。
徐素素生了个女儿,余生朔多了个妹妹,名字叫做余嘉玲。
余生朔二伯余伯洪,这次也出来了,担任了南都市文化局局长职务,兼省文联副主席。
余老爷子听了很高兴,特地让余文洪跑了趟省委大院,请赵子阳和杨尚新一家人过来余家大院,和老余家几口人聚聚。
“子阳,尚新,你看文洪在这边也一年多了,他和玲玲两地分居我看也不是办法,要不先设法把她先调过来?”余老爷子看着消瘦的大儿子余文洪甚是心疼,忍不住跟代省长赵子阳和杨尚新夫妇说道。
“余伯伯,您既然这么说了,我这边没问题,肯定可以安排的。”赵子阳毫不犹豫地说道。
“是啊,反正楠楠和督军都读大学了,她们姥姥家也近,跟仁洪他们那边也方便,我看文洪哥这边工作也越来越顺手了,是该考虑把嫂子先安排到南都省来团聚了。”杨尚新点了点头,说老爷子这样考虑,也是没有道理。
“玲玲在京都呢,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我来去不是很方便,我老爸和你们的说法也有道理。那我过几天回京都跟她商量一下,如果她愿意来嘛,我再来麻烦子阳和尚新你们啊!”余文洪想了一下,他们夫妻俩聚少离多确实也不是办法,再说子女住校也可以,独立生活已经不是问题了,确实也可以把老婆胡玲玲接到南都来了。
“哥,还犹豫啥呢?打个电话回去,当场让子阳哥帮个忙,现场解决掉调动事宜就行了嘛。”余小洪听了急了,催着大哥赶快去打个电话,跟大嫂沟通一下,免得还要特地跑回去京都一趟,再耽搁太多时日。
赵子阳、杨尚新和老余家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说余小洪说得对,让余文洪不要磨叽了,赶快去打个电话,跟胡玲玲协商一下。至于南都啥单位,啥职务,只要不是正职,跟她在京都对等,或者是提一级,这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