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高力士都觉得过了,那肯定是过了的。杨国忠,马政这块你来负责,检查全国各地马场,淘汰一批,改做耕地,你再负责战马采购工作,朕就两个要求,第一,唐军战马不能少,第二,不要找朕要钱。高力士,你拟个旨,让杨国忠拿着去找右相,杨国忠,你好好做,这个马政可是大事,你做好了,明年升你做左相。好了,朕要陪贵妃去了,散了。”李隆基起身离去。
杨国忠拿到圣旨,就想看到无数的钱往口袋里掉,想到等下李林甫那种吹胡子瞪眼睛的表情,他就急不可耐的去找右相。
“王震,你也是一州之守,每年这样休假,不怕耽误事?”王忠嗣看着自己独子从岭南来,高兴可又怕他耽误国事。
“父亲,你没看错人,李宏在岭南六府改革,土地按户按人口分配,官员收入比其他地方高三倍,现在很多读书人往岭南跑,工作时间统一安排吃食,居所节度使府统一安排,读书也不用花钱,一年三节都另外有例钱,有假期。你看我离开州府,长史司马完全可以负责日常工作,不会敷衍推诿。李宏离开岭南一年多,岭南也没有乱。”
“哦?这是为什么?”王忠嗣好奇。
“李宏在岭南推行秦法,耕田,纺织,经商,渔牧,做官和征战都算军功,各行各业都在加油做,官府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这次我出来,高适大人一次征兵八万,父亲,这是我和你说,报名的人有25万之多。很多没选上的在军营外抱头大哭,岭南民心可用。”
“果真如此?说说李宏的计划。”王忠嗣笑了,他真的没看错人。
“他想从日本到新罗,然后是渤海,西突厥,回纥,和安西北庭军汇合。”
“跑这么一大圈去安西,还不如他求圣上封他去安西。不对,他是不是知道安西要发生什么大事。这小子神神叨叨的。不过他如果在渤海扎稳阵脚,安禄山头上就一直悬着一把刀,就不敢太放肆。安西,是不是他在岭南和阿拉伯人接触过,知道阿拉伯帝国要攻略西域,他怕安西,北庭兵力单薄,抵挡不住?”
“他确实和阿拉伯人有过接触,而且他要求阿拉伯商人大量买入阿拉伯战马。父亲,他现在的水师很强大,有个罗马人帮他建造新式舰船,用三角帆,速度是我们楼船的三倍,这次听说在建造大船,可以一次运输上千人的海船。”
“你看看他给我写的信,这些只字不提,就知道要东西。”王忠嗣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
“这是他夫人王婉婷的字,他要打造陌刀的工匠和光明凯的工匠?还要各种兵器的熟练工匠?李宏想大量扩军?”
“嗯,为父答应他了,工匠估计都快到了。这小子别把天捅出窟窿来。看他这架势,能整出另一支唐军出来。”王忠嗣笑着说道。
“父亲这下可以放心养老了,不要再操心那些事,儿听闻圣上近年越发不理朝政了,由着李林甫折腾,太子好像又惹事了,父亲,退下来吧,他们父子之间折腾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杀了贬了那么多大臣,儿真怕哪天会波及到你。”
“这次左相李适之保不住了,被李林甫抓到了把柄。估计快贬出京城了吧。我会小心的,再说我在这位置还能帮李宏一把。再看看吧。也许大唐还有希望。”王忠嗣看着深夜远处大明宫红透半边天的灯火,他自己也不信刚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