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很快探得了消息,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舒老爷,舒老爷听后,不由得皱眉,四女儿一向娇弱,怎会如此咄咄逼人。几个女儿之间的纠葛,舒老爷不是不知道,只是觉得不过是小姑娘见吵架拌嘴而已,倒也没什么,这次舒老爷却不这么认为了。舒老爷干脆直接去找云姑姑,委婉的将几个姑娘争吵一事告知云姑姑,云姑姑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舒老爷的意思。
这件事就这样被轻轻揭过,几个姑娘依旧跟着云姑姑学规矩,云姑姑照例重点关照琼芝,却不怎么搭理云芝,也会借物言志,讲茶,会提到君子之交淡如水,讲花,会谈及梅花的坚韧、荷花的清正。这些都是上一世没有的东西,舒老爷和云姑姑可谓用心良苦,只盼几个姑娘真的能听进去些。
又过了几日,姑娘们还在上课时,便有女使进来不知和云姑姑说了些什么,云姑姑立即带着姑娘们去了玉春堂。玉春堂里,已是满满当当,看穿着打扮,不像是寻常人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内官,一个念头从兰芝脑海中划过。看来这一世,还是有些许不同的,上一世,这样的场面,可没让自己出现。
几个姑娘由云姑姑领着,向内官行礼,内官见人都来了,便开始传皇后娘娘的口谕,宫中荷花开的甚好,皇后娘娘下月初一于宫中设宴赏荷,邀舒家诸位姑娘作陪。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躲也躲不掉。除过兰芝淡淡的之外,其他姑娘都很兴奋,就连祥芝也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都说皇室千好万好,为了那个位置,兄弟反目,而自己家呢,为了个王妃的位置,也是痛下杀手,可悲,可叹呐。兰芝很悲观。
云姑姑与内官相识,两人随意攀谈了几句,内官听闻云姑姑在给舒家姑娘教规矩,不由得称赞起舒家来,什么清流门第啦,什么尊师重礼啦,舒老爷听得很是舒服,也不敢在内官面前太显露,一个劲儿的说“谬赞”,说“小女顽劣”。
舒老爷还想再留内官吃个饭什么的,内官赶着去下一家传旨,便推掉了,舒老爷和张氏夫人夫妇亲自将内官一行人送至门口,云姑姑则带着姑娘们返回课堂。
这回姑娘们都拿出了十足的热情上课,当然,除过兰芝。其他几个人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跟着云姑姑,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重点,云姑姑头疼不已,兰芝亦有同感。英芝和祥芝问不到云姑姑,就会来找兰芝,就这样,舒家几姐妹暗地里都憋着一口气,只盼能在皇后娘娘的宴请上露露脸,得到皇家的青睐,兰芝不由扶额。想想自己前世也是这个样子,只会比家中姐妹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是这次,礼节、规矩方面自己门儿清,又知道这次宴请的最终结果,所以才会如此,丝毫没有慌张。
离宴请的日子越近,家里就越乱,各个地方都忙得人仰马翻,挑衣服、挑首饰、挑胭脂,衣服钗环见天儿的换,唯有兰芝,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皇后娘娘什么好的东西没见过,满城的贵女,到那日也是争奇斗艳,好不热闹。若是上一世,兰芝定不甘示弱,争抢着在皇后娘娘面前露脸,这一世兰芝却不这么想。如果,兰芝是设想如果,如果三年后,自己不是成王妃,或许也就没有那场灭顶之灾。但兰芝很快收起了这个悲观的想法,即便三年后的事情不可逆,这一次,也休想让我坐以待毙。
祥芝也很兴奋,但兴奋的地方和姐姐们完全不同,祥芝只是单纯的因为可以进宫而高兴。皇后娘娘虽然没有明说,但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皇后娘娘以赏花为由,遍邀京城女眷,还都是家里有未出阁姑娘的女眷,目的难道不明显吗?可这关祥芝什么事,祥芝谈论婚嫁,还是在等个小十年吧。祥芝到底是小孩子脾气,能被皇后娘娘邀请进宫赴宴,还能去御花园玩耍,祥芝高兴的跟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