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提醒她,没事别总是到河里划船,现在河水上涨,水深得很呐。”
“我听说,她在对面挖了个大鱼塘。”
“大鱼塘?她要养鱼?”
“这河里有捞不完的鱼,就不必开鱼塘养鱼了吧?”
“可能有别的用途,小月的头脑灵光,鬼点子多,我们是猜不透她的想法的,不过我相信她做的事情,肯定对我们村有利。”
“嗯,明天我们跟过去对岸看看,能不能帮上她什么忙。”
……
夜幕降临,大家陆陆续续收工,小月这才划船回来。
第二一早,她早早去了对岸,发现那个鱼塘的水蓄了一大半,河里的水位下降了不少。
看来这招管用。
晚上大家又在破庙前面的棚子里做大锅饭一块儿吃。
这竹棚,是她去县城的那几天,里正带着村里的人一块儿搭建好的,算是村里的公灶。
今日去河边装沙袋的人,都过来公灶这里一起吃晚饭。
小月和沈氏叫上白叔,一块儿过来跟发货吃饭,村里有些人是不太欢迎白叔的。
这两天,白叔在村里割草喂马,又从后面的竹林里搬竹子回来,帮小月搭建马棚,这些活儿村里的人都会做,只要小月交代一声,村里有的是人手。
实在没必要花钱请一个外人来帮忙。
不过虽然大家心里这么想,表面还是对白叔客客气气的,毕竟不能驳了小月的面子嘛。
第二天大清早的,王五他们收鱼笼回来之后,村里负责做鱼干的人,聚在公灶的竹棚底下日常做鱼干。
每天三百多斤鱼被收回来,这让白叔大开眼界。
这个村子居然每日都有几百斤鱼的收获,他们也不拉去街上卖,而是成零食鱼干,储存起来。
就算是最缺粮的隆冬季节,这个村子里的人。也绝对不愁没东西吃了。
“我可以尝一小块吗?”白叔实在顶不住这诱人的香味,厚着脸皮要一块尝尝。
尝过之后,他赞不绝口!
他是北方人,口味偏辣,所以这些鱼干,很对他的胃口。
这村子里有鱼有肉,就是没有酒喝。
他打算盖好了竹棚,再造一个酿酒坊,那样天天有酒喝,日子才算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