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劫平道:“原来如此。那长情可否为我们解惑一二?”
李长情道:“师叔但有所问,长情言无不尽。”
“何谓筑基?”邱淑仪突然问道。
“打熬筋骨破心境,一口先天培元气,堪破举头三尺神,化气成罡谓筑基!”
未等少年琢磨如何与两位师叔道出这‘筑基’一说,便听到洞外有朗朗之声传来。紧接着便看到先前以缩地成寸去桃园秘境采花而归的于鸟。
不等洞中三人招呼,便自顾席地而坐。
“你们想知晓何谓筑基,这便是了。”于鸟道。
“如此说来,神照便是筑基,筑基之上可还有其他境界?”邱淑仪问道。
“当然有,结成金丹客,也不过是小小的我辈中人,仍旧是不入流的地仙一属!”
邱淑仪道:“敢问于大侠,是否身处这不入流的地仙一属?”
于鸟无奈道:“自然是。”
百劫平道:“金丹,地仙一说,由来便是那神仙志怪的飘渺传说罢了,与道家炼丹飞升、佛门涅盘成佛一般无二,想必宗门藏书楼九层便有此类书籍,倒是可相问于五师姐。”
“既然如此,于大侠,可否告之神照境的详细境界划分?”邱淑仪道。
于鸟笑道:“那游四方未曾说与你们听?也对,他自己也不过是趟水过河,又怎么能说出来个子丑寅卯。”
邱淑仪与百劫平二人脸上皆有不悦神色一闪而过,唯独李长情面不改色。
“神照有三境,谓之:五蕴、神炼、守一,即是筑基境的形、神、意想合。”
“当年出山之时的霍永杰小兄弟,便站在了‘形’之一字的巅峰,半步入神。听长情说道,如今已是入了神炼一境,境界比你稍高一筹。”
邱淑仪点点头道:“以他心怀天下苍生的大志,成大器也在意料之中。”
“五蕴与佛家的色、受、想、行、识有异曲同工之妙。色蕴内眼、耳、鼻、舌、身;外色、声、香、味、触,即为一切有形之物,与道家则是地、火、水、风,或者金木水火土五行合和而生。”
\若要成神照,入筑基,打破举头三尺神明也好,化气成罡也罢,便是跨入形之五蕴一境。也是习武之人最难的一步!\
“行百里者半九十,多少武林豪杰,江湖奇才倒在这一步。”百劫平道。
邱淑仪见状,轻轻的握了握他的手。
\神炼,顾名思义,既得脱五蕴,当得神识!或覆盖百里、千里,更甚者能跨万里之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灵识共振之术?”百劫平惊叹道。
于鸟笑道:“这样称呼也并无不可。神识便是灵识,本就是人之意念。”
邱淑仪道:“那剑意是何物?”
于鸟道:“问得好!”
“世上有那螳臂当车、蚍蜉撼树,自然便有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十八般武器皆有其魂,剑意、刀意也好、拳脚也罢,尽归属于人之意气!”
“就如你那五尺剑界,便是你的意气。混元如一,界中自成乾坤,身处其中便立于不败之地!”
邱淑仪道:“既不败,你如何破得?”
于鸟笑道:“既有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便有高屋建瓴、泰山压卵!”
百劫平恍然大悟道:“世间一饮一啄,阴阳相生,五行相克,从来便没有绝对的不败和无敌。”
说完便朝着邱淑仪笑道:“师姐,想必再见那悟敌和尚,他还会栽在你的手里。\
于鸟也不多言,只对着李长情说道:“你可知意气所在?”
少年云里雾里的摇了摇头。
“守一即守意。既已知意气所在,神炼成则一心守意打磨,守得云开见月明则守一至,即神照第三境,也是筑基圆满之境。\
\听君一席话,胜练十年功!”百劫平道。
李长情道:“九师叔,那秀才赶考一举提名故事里的‘波浪强弱’、‘松梅公母’分雌雄,如今看来可是贬义居多!”
百劫平道:“就你懂得多,不若你来教我练功?”
李长情尴尬的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