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有人晕倒了,快来人……”远处传来一阵惊呼。莫莳所在的四小队,队员们停下手里的活,三三俩俩地讨论着到底是谁晕了?
肯定是新来的知青。新来的知青,被晒晕也不是新鲜事儿了。
想起中午饭木森没怎么吃,莫莳有点担心,不会是木森晕倒了吧?她得去看看。
她一直把木老爷子当成半个师父,对待木森她不自觉地想多照顾一些,自己也算木森半个师叔了吧?
“牛大娘,我过去看看,一会儿就回来。”莫莳打了一声招呼就跑走了。
“哎……这丫头……跑得真快……”牛大娘嘟囔着,“知青们的关系这么好了吗?”
挤进一群一看,果然是木森,他双眼紧闭,脸色苍白。莫莳拿出自己的水壶,里面她加了木灵气,递给扶着木森的杨立民,“赶紧给他喝点水。”
“大家都散开,让人透透气。”莫莳又驱散起人群。
“都散了都散了,别看了,不上工啦,再围着就扣工分啦。”七小队的队长和记分员一前一后地跑了过来。
“把他背回知青点歇歇吧,这身子也太弱了……回去多给他喝点凉白开,晚上还不行的话,就去卫生所看看。”七小队的队长对着杨立民嘱咐。
“一个人跟着就行,你这丫头回去上工去。”记分员看见莫莳要跟着,把人拦下了。
没办法,莫莳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去上工了,好不容易熬到下工,又是四个工分到手。今天一天,莫莳赚了八个工分。
至于牛大娘,和莫莳估计的一样,足足十个工分,满工分。这在村里,也没几个妇女能做到的。牛大娘能干,赚的工分多,在家里说话也好使。
等回了家,牛大娘的小闺女香草儿已经做好了饭,盛好了摆在桌子上晾着,只等一家人回来吃饭。
牛大娘家劳力多,赚的工分不少,也就舍不得十三岁的小闺女下地,只让在家做做家务或者给村里打打猪草赚几个工分。
“娘,赶紧洗洗,这就吃饭啦。”香草看自己娘下工了,赶紧递上一块毛巾。
“哎,好。还是我闺女会心疼人。”牛大娘笑呵呵地接了,怎么看小闺女怎么顺眼,这就是他们老两口的心头宝,生了三个儿子才有的老闺女啊。
三个儿媳妇看见这一幕,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不单单他们家,整个莫家村的风气都这样,疼闺女。
媳妇儿们结了婚是大人了,除非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得下地。可闺女们呢,别说平时不怎么下地,就是农忙时下地了,干的也都是轻省活儿。
偏偏莫家村的男人们从小到大都习以为常了,也认为没出嫁的闺女、妹妹们得娇养。
媳妇儿就不用娇养了?外嫁来的年轻媳妇儿们不满村里娇养姑娘的风气,私底下没少互相抱怨。
后来,这暗里的矛盾终于因为莫莳做的一件小事爆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