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都是莫莳抱着赵惠芬的大包裹,木森心里很挫败!
他是抢也抢不过,说也说不通……
凤凰公社这边,莫林早就驾着牛车在等着了。
“莫莳,你可回来了,山上的学堂都盖好了,就等你回来,正式开课呢!”
莫莳惊讶,她才走了几天啊。
“这么快就盖好了?
山上师父们住的房子也盖好了?”
“那当然,咱们村里现在有钱有人,这还能不快?”
其实,莫林当时也被村里盖房的速度惊住了。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莫林觉得是有点儿道理的。
这次,山上那边盖学堂和村里原本的小学扩建,是同时进行的。
材料置办齐了,第一时间就开了工。
两边都有五十多人,村里给发工钱,还管两顿饭,中午一顿,晚上一顿。
顿顿都有个肉菜,油水足得很。
想干这活儿的人特别多,村里挑的都是壮劳力和老把式。
吃得好,又有工钱拿,人们干起活儿来也不惜力,这房子是盖的又快又好。
短短几天,学堂就平地起来了。
村里人都高兴得很。
“村里还弄了场考试,选了四个老师,加上小学原来的两个老师,咱村小学以后就有六个老师了……
孩子们也不用再两三个年级一个班的混着上课了。
秀儿以前就老抱怨,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上课老捣乱……”
莫秀儿十岁,以前上三年级,今年刚成为四年级的小学生了。
听着林五叔讲村里的事儿,莫莳感觉她错过了好多。
“林五叔,都有谁选上当老师了?”莫莳还挺好奇的。
“有两个知青,一个叫周杨的女知青,还有一个男知青,杨立民。”
木森惊讶,没想到才过了短短几天,他表哥就成了老师了。
当老师,可比下地干农活强多了,以后表哥也能轻松些。
“还有两个人是谁啊?”莫莳又问。
莫林悠闲地赶着牛车,“还有两个是村里人,你可能不认识。
一个莫英子,是三太爷他们那一脉的,俩家还没出五服呢。
再一个是新嫁过来的小媳妇儿孙招娣,是莫万海家儿媳妇,他家儿子叫莫成才。”
“英子我认识,我们一块儿打过猪草。孙招娣,我还真没见过呢。”莫莳笑着说。
“村里人口多,时间长了,差不多就都能混个面熟了。”
牛车悠悠,话语声不断。
很快,莫家村就隐隐在望了。
“林五叔,我跟你一块回牛棚。
等到了村口,你转个弯儿,先送一下木森吧!”
莫林挥了挥鞭子,“没问题。驾!
这牛也跟人一样啊,青壮牛跑得就是快……”
“那肯定的,林五叔,你这次出门,那头老牛没闹着跟你出来?”莫莳笑着问。
莫林沉默了一瞬,“那老伙计拉不动牛车了,寿数到了,怕就是这个月的事儿了……”
“我一会儿给它弄点好吃的去……”
莫莳悲伤了片刻,就看开了。
“万物有灵,生死在天,顺其自然吧……”木森接了一句。
“吁!”
牛车慢慢地在知青点门口停下。
木森跳下牛车就要去拿那个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