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牛棚,莫莳压根没回家,她径直上了山。
一个人轻车熟路地穿过那片十步竹,她眼前一亮。
十步竹不远处,莫家祖坟东侧原本的那片长满荒草的空地上。
一片屋子,拔地而起。
南北向的一溜五间正房,每间屋子都是单独、在南墙上开的门,各间屋子相互不受影响。
其中三间屋子里,都摆放好了学校上课用的那种桌椅。
崭新崭新的桌椅,莫莳一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新锯开的木头发出来的那种味儿。
教室前面刷了黑板,地上竟然也铺了青砖。
整个教室,亮堂堂的,窗明几净。
莫莳数了数,五排桌子,每一排可以坐八个人,一个教室就是四十个人。
五间教室就是二百人。
他们莫家村的孩子,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二百人呐。
看来,村里这是一步安排到位了啊。
五间教室的两侧还各有三间配房,莫莳也进去看了。
东侧的三间,一进门是间厨房,盘好了土灶,灶上的大铁锅也安好了。
厨房里还有橱柜、矮桌、小凳子等家具,连碗筷都准备了新的。
莫莳数了数,粗瓷的大碗就有十个,还有六个盘子,一大把竹筷子。
水缸、水桶、扁担这也都在墙角放着。
墙角还堆着两捆干柴。
进了厨房,南侧是两间卧室,
两个卧室布局一模一样,都背靠东墙盘了大炕。
莫莳目测这大炕,得有六七米长,两米多宽。
两个大炕都铺了编的细密的竹席,还放了一排炕柜,一个炕桌。
卧室西墙上各开了两扇窗户,装了玻璃,用腻子封好了空隙,冬天也不会透风。
真是面面俱到,只差拎包入住了。
东侧这边这三间房,就是以后师父们住的地方了。
师父们来了,肯定满意。
对了,还有个木森。
木森以后也得住山上,总不能一天两趟的跑知青点住吧?
来回经过十步竹晕一晕,上赶着找虐?
想到这里,莫莳都被自己逗笑了。
笑过之后,莫莳又去看了西侧的三间房。
和东侧三间一样的布局,最北边的一间开了门,只能从这里进出。
三间屋子里都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莫莳心里一动,这三间房她想到要做什么用了。
最南侧的一间放上书架、书桌,当做书房。
中间的屋子,可以沿着墙摆满专门盛中药的那种柜子,当做药房。
至于,最北侧的外间,可以放两张桌椅,当做学堂的办公室。
莫莳想到就做,她空间里可是有不少合适的家具摆设呢,这回可算派上用场了。
书架、桌子、椅子、斗柜、茶几、茶壶茶杯、暖水瓶……
仗着自己力气大,莫莳一个人就都安置妥了。
她拍拍手,打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还算满意。
就是屋子和家具摆设有点不搭。
地上虽然铺了青砖,但墙面还是土墙,现在抹的光光的,但时间久了,就会掉土渣子。
等回头去砍些竹子,用竹片把墙壁都围一圈,应该会好很多。
至于水泥,莫莳想了想,就放弃了。
没门路,弄不到。
莫莳把空间里的那些经方、典籍,连箱子带书都弄了出来,就放在了书房的地上。
等明天师父们上山后,让师父们归置吧。
他们肯定愿意干这活儿。
药柜莫莳空间里没有,所以中间的屋子里暂时还空着。
又在学堂里转悠了两圈,看什么都不缺了。
莫莳直接下山去找了村长。
“村长爷爷,我回来了。
刚才我去山上学堂看了看,把西侧三间房,布置了一下。
一间书房,一间药房,还有一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