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村村长不知道的是,昨晚木森跟几位师父们说了他们平反的事情之后,于成德几人就已经讨论过几人的去留问题了。
于成德、苏慎、王熙和他们三个,之前都是自家开医馆的,后来公私合营,医馆成了公家药房,他们就变成了坐堂大夫。
而且,现在都是孤家寡人了。
李尚、潘康、葛成仁却不同,他们都是首都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在京城还有家有口的。
所以,商量的结果是,于成德、苏慎、王熙和三位师父,自愿留下。
而李尚、潘康、葛成仁三位师父,等中医药大学那边返岗的通知下来,他们三人就要回京城了。
而在这之前,他们三人会帮助药厂走上正轨。
等他们回了京城以后,仍旧会是莫家村这边的一个助力。
传承中医,他们三人的心,并不比留下的人差一分。
第二天傍晚,跑了一天的村长带回来了两个好消息。
药厂的工业用电得到了县里特批,后天就有人来铺设线路。
而且,县领导会来参加凰岭药厂,一周之后的开业仪式。
村里选拔了二十名初中以上学历的村民和知青,作为药厂的第一批进厂员工。
药厂的厂长,由村长莫崇祖担任,财务则由原来的记分员莫山子担任。
二十名员工分别安排在了仓库,以及粉碎车间、药液熬煮车间、干燥成型车间、包装车间。
木森暂时住回了知青点,他负责教会员工们操作设备,以及简单的一些设备故障维修。
莫国泰通过在供销社的关系,给药厂弄了一台电压稳定器。
之后,县里来人铺设线路时,莫家村青壮尽出,终于抢在开业仪式之前,接通了工业用电。
公社那边给批的煤炭,也一车一车地运进了莫家村。
往事具备,只待开工。
开工仪式那天,县领导来了两人,公社这边则是曹书记带着七八个人。
莫家村搞来了两串红鞭炮,还听莫莳的意思,弄了一根染成红色的麻绳,上面绑了几朵纸做的大红花。
两位县领导站在正中央,曹书记、江平站在左侧,二太爷和村长站在右侧。
莫莳给领导们递上剪刀,简单说了一下,剪彩的意思。
在阵阵鞭炮声和如潮的掌声中,红绳被剪断。
县领导手里拿着一朵大红花,简短地讲了几句,凰岭药厂就正式开工了。
莫莳听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心里激动不已,她们莫家村终于正式迈出了一步。
而就在莫家村的凰岭药厂,举办开业仪式的同一天。
日国,本州岛。
中村家族的祖宅中,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
中村原一郎端着一杯红酒,和企业高管们侃侃而谈,“从今天起,汉方药正式被纳入了日国医保体系。
这将是我们中村药业,大展宏图的绝佳机会。”
不枉费他花了大把金钱,投资政客。
“干杯!”中村原一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干杯!”
“干杯!”
……
应和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间,尽是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