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华很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和莫莳聊起了自家孩子,然后又聊自家男人在药厂的工作。
自打家里男人在药厂上班,杨翠华说起这事儿来,心眼儿里都是高兴劲儿。
对现在的生活,她很满意了。
现在她们这日子有奔头儿,越过越好。
要是没有娘家那一摊烂事儿,就好了。
想到娘家,杨翠华眼底闪过一片郁色,她不动声色地看了身旁的莫莳一眼。
莫莳察觉到了,但杨翠华眼里没有恶意,反而好像有种愧疚在里面?莫莳心底暗暗疑惑,却又想不通。
她推着自行车,和杨翠华边走边聊,到了大队部这边,俩人才分开。
莫莳还了自行车,就朝药厂那边走。
等她回了药厂,在药房门口碰到了一个熟人。
“山子哥,你来药房有事儿?”
莫山子挠挠头,“我想找于师父,去给我娘看看病。”
以前,于大夫他们在山上,下山上山的不方便,他娘又不愿意出门。
再一个,这些年他娘吃的偏方多了,病没治好,罪没少受,就有点讳疾忌医了。
莫莳边走边说,“早就听说大娘身子不好,不大出门。大娘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啊?”
莫山子无奈地晃了两下脑袋,“县医院说是关节炎!
可治了半天,这些年也不见好……”
进了屋,莫山子把来意说了,于成德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莳丫头、木小子,你俩收拾下,跟我一块去一趟。”
莫莳和木森心里一动,这可是难得的观诊的机会。
“师父,收拾什么?咱们也没药箱啊?”莫莳问道。
于成德这才想到现在不是以前,他那药箱早就被砸烂了。
“算了算了,走吧。回头开了方子,再来药房这边抓药吧。
山子,你家有纸笔不?”
莫山子急忙点头,“有,纸笔都有,于大夫不用带了。”
莫莳之前就知道,莫山子家在她家隔壁,打眼就能望见。
莫山子带着他们回了自己家,半山腰上的三间土坯房,东西各一间小屋,用土坯围了院子。
“于大夫,这边。小心脚底下,家里门口这儿有点不平,我还没来得及收拾。”
大门口这就他自己来回走动,他娘几乎不出屋门。
一进屋门,莫莳就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入冬之后,她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室内温度。
等进了屋,莫莳看到土炕上窝着一个清瘦的老太太,头发很稀疏了,还讲究地盘了个发髻。
她靠在被摞上睡着了,身上半搭着一床厚被子,手脚都藏在被子里。
莫莳伸手摸了摸炕上,炕稍这边都是温和的,可想而知,炕头那边有多热乎。
烧着炕,屋里还生着炉子,怪不得这么热呢。
“娘,娘,你醒醒,我请了于大夫来,给你瞧瞧病……”
莫山子爬到炕上,轻轻推了推他娘。
山子娘白天也就是眯着,并没睡实着,她很快就睁开了眼,“你这孩子,娘不是跟你说,不用了吗?
你还麻烦人家大夫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