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卫生部恢复了药典委员会,就已经召开了一次全国药典大会了,今年四月份的这是第二次药典工作会议。
李尚师父参加了这次会议,他来信说,会议主要讨论了药典修订的一些原则要求。
他顺势提出了要给中医解绑的建议,强调在药典修订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的特殊性,不能为了所谓绝对安全,制定最严格标准,从而束缚了中医手脚。
药典在修订中草药建议使用量时,应该允许有例外情况发生。
同时,中医也该享有,如西医手术前的那种豁免权。
“我的建议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药典修订是个长期工作,少则二三年,多则三五年。
幸而,我与你潘、葛两位师父,都进入了药典委员会的中医、中药组,关键时刻能为中医发一声。
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中医,中医的未来,在你们身上……”
莫莳睁开眼睛,看向蔚蓝的天空,她的思绪随着朵朵白云一同飘远了。
药典束缚中医手脚,只是其一,还有以后国家的医疗管理制度。
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都是科班出身,有医学院的毕业证书。
而中医呢,大多数是师带徒的传统模式,但是国家在二零零七年才承认中医师承。
现在才一九七三年,中间还隔着漫长的三十多年呢。
这三十多年间,多少中医其实都是在无证行医,并不被正式承认。
而执业医生制度实行后,考不下证书但医术很好的一些老中医,被迫关闭了医馆和诊所。
这些都是中医将要面对的难题。
莫莳默默想着这些,她思考着让国家提前认可中医师承的可能性……
还有,她们中医学堂能否取得正式的办学资格,将来可否给学生们颁发毕业证书?
几年后高考恢复,她要不要考大学?
这些都是问题……
有关未来的这些话题,莫莳不能和于师父、苏师父谈起,就没办法征求他们的意见。
当晚,莫莳把心事跟二太爷和村长爷爷说了,但他们并不了解中医,也没办法给莫莳建议。
最后,莫莳听了二太爷的话,“走一步看一步,到时候再说……”
而就在莫莳与二太爷和村长,长谈的时候,杨翠华也正跟婆家人坦白,她脸上的伤哪儿来的,又是为了什么。
莫厚业听完媳妇的话,气得狠了,“你怎么能干出这种事儿,莫莳是咱们莫家下一任的当家人,你看不出来吗?”
莫厚业自从在药厂上班,很快就被提了组长,之后又提了车间主任,虽然他这个主任手底下的人暂时还不多。
但他知道的事情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比如药厂的金疮药药方是莫莳弄出来的,比如村里堆肥的技术是莫莳教的。
再比如,二太爷和村长每逢大事都要带上莫莳,把她当接班人培养……
“你,怎么不早跟我说这事儿!
为了你弟弟,你就把我们莫家人卖了,你的心到底在哪头?
你要是心里放不下娘家,你就回家去,我们莫家要不起你这样的媳妇!”
杨翠华哭得红了眼,“我早知道错了,莫莳没出事儿,我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
没成想,杨建业会这样对我这个亲姐姐……
以后,我就当没这个弟弟,娘家的事儿我都不管了,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