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莳心里估算着,按照莫家村的亩数和产量来算,一亩地要交一百三四十斤公粮,他们村今年大概要交两万多斤的公粮。
一拖拉机的小麦装满,堪堪五千斤,拖拉机要跑四趟才能拉完。
怪不得,以前交公粮要全村出动呢,光靠牛车根本拉不完,人们还得肩挑手扛,推着板车。
“村长,四万一千三百二十斤公粮,都装好了,咱们今年是全用拖拉机,还是拖拉机和牛车一起?”
村会计统计好公粮后,问村长。
莫莳惊讶地看向村会计,“会计爷爷,这公粮你没算错吧,交三成公粮不是两万多斤吗?”
村会计和村长对视一眼,都笑了。
村长指着堆成小山的公粮说道,“这四万多斤是夏粮和秋粮统共的。”
莫莳更疑惑了,“刚六月,就要把秋粮一块交上去吗?”
村会计解释道,“夏粮种的都是小麦,秋粮就杂了,玉米、红薯、大豆、花生、高粱什么的都有。
粮站不收杂粮,所以都是麦收后,把夏粮和秋粮一块用麦子交了。”
莫莳:“……”
农民太不容易了!最好的都交给了国家!
怪不得莫家村的小麦产量这么高,村民们吃得还大多数玉米高粱这些杂粮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莫莳深深地感慨,以前只知道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原来亿万万农民,也是!
最后,村长拍板,既然有了拖拉机,就让村里的牛歇一歇,麦收时,村里的牛也累得不轻。
于是,莫家村的拖拉机半夜出发,连着运了五次才把公粮拉到粮站门前。
每一车都跟着几个壮汉,卸车后就守着粮食在粮站门前排队。
等到莫家村拉完最后一车,公粮就在拖拉机上放着,等着粮站开门。
莫莳和村长坐在拖拉机两边,跟着最后一车公粮来了粮站,这时候天还没亮。
“村长爷爷,咱们干嘛这么早来,有拖拉机,不用这么着急吧?”
村长指指他们来时的路,“粮站就这一条路。
再晚点,各村交公粮的队伍都出动了,这路上就堵满了,别说拖拉机,牛车都过不来,就只能乖乖在后面排着了。”
“这样啊~”莫莳终于弄明白了。
不多时,莫莳就看到一辆辆牛车、马车、人力板车,满载着公粮朝这边来了。
很快,粮站门前的路上就排满了交公粮的人们。
八点钟,粮站大门缓缓打开,交公粮的一日活动终于拉开序幕。
莫莳跳下车,跟在村长后面,进了粮站,莫家村的拖拉机轰隆隆地开了进去……
等粮站的人定级、过秤、查对完莫家村的公粮,整个粮站的人都惊讶了。
莫家村今年的公粮足足交了四万一千三百二十斤,是凤凰岭公社各村历年之最!
“莫家村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