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莫莳就把辣酱塞到了村长媳妇手里。
村长媳妇笑得合不拢嘴,她打开罐子闻了闻,“这里面放了些什么,这么香!”
“辣椒、花生碎、芝麻、兔肉丁,花椒、八角、桂皮、肉蔻、丁香……”莫莳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数着。
村里人做菜放个花椒大料就不错了,这些山上有。
而其他调料就算听过,也很少见过。
但是莫莳是谁,她天天泡药房的人,从药房里找几味药材当调料,还不简单嘛!
“还是你这丫头会吃……”村长媳妇笑着把辣酱放到了橱柜里。
新麦子磨出来的面粉有股特殊的清香味,黄白色的面粉加水加上老面揉成团醒发,还要沏碱水和面。
这用碱的比例很讲究,碱少了,蒸出来的馒头发酸,而碱大了,馒头又发黄发苦。
有村长媳妇、她姨奶在,莫莳也只有看着的份儿。
她抱着小妮儿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等着吃馒头。
快一岁的孩子已经看不出来早产的模样了,长得壮壮实实的,两只小腿特别有劲,在莫莳身上一窜一窜的。
“小妮儿这是想下地走路了?”莫莳看小丫头一直窜着往下蹦,惊讶地问道。
国泰媳妇又有了,她摸着肚子笑笑,“是呢,前两天你姨奶拉着她手地下站了站,小丫头迈了两步。”
“不到一岁的孩子就会走路了吗,我记得我奶说我一岁三个月才会走呢。”莫莳把小丫头放到地上,半抱着。
“我家老大一岁会走的,有的孩子走路早,老话说,走得早的孩子聪明……”
莫莳和国泰媳妇正聊着天,就见院子里进来个女人。
“你是?”国泰媳妇只觉得眼熟,但想不起来,她这怀了身子,记性越发不好了。
她看看莫莳,眼神求助。
莫莳回了个眼神,她没见过,不认识啊!
女人手里挎着个篮子,她咧着大嘴一笑,“嫂子,我,你不记得了?”
国泰媳妇尴尬地笑笑,“看我,这一时想不起来了,就眼熟……”
“我,张家媳妇儿,张春燕她娘家嫂子啊!”
国泰媳妇这才反应过来,怪不得眼熟呢,见过两面,当初老二结婚的时候见过,张春燕离家时也见过一面。
国泰媳妇和张春燕娘家虽然是一个村的,但她出嫁的时候,张家老大还没娶媳妇儿,她还是在莫家村第一次见这位张大嫂。
听说张大嫂是个泼辣人,婚后没多久就拿住了婆家,家里大事小情儿都是她做主。
张大嫂把手里的篮子掀开,“这不,我给外甥女儿送羊来了。”
国泰媳妇是真没想到,张家还记着小妮儿这个外甥女,她朝着屋里喊道,“娘,张家给小妮儿送羊来了。”
村长媳妇正在揉馒头,她拍拍手上的面粉,出了屋。
“张家媳妇,你婆婆公公身体还好吧?这也快一年没见着他们了。”
张家大嫂把手里的篮子往村长媳妇手里一递,“婶子,我爹娘婶子骨都好,就是惦记小妮儿这个外甥女儿,想得慌呢~
这不,昨天村里刚分了麦子,今儿一早,小妮儿姥姥就亲手蒸了面羊,让我赶紧给送来了,还热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