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腊月,莫家村就迎来了一场难得的大雪。
鹅毛大雪飘飘洒洒地下了一夜,直到凌晨才风止雪憩。
莫莳扫干净院子,把积雪堆到墙角。
她推开院门,眼中映入的皆是满山银装素裹的美景,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但莫莳每次都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等回了京城,就看不到这种山间雪景了,莫莳静静站着看了好一会儿,才关好院门,朝山下走去。
待到山下,村子里热闹非常,大人们正在扫雪,有人在房顶,有人在屋前,大家伙儿边扫雪边同邻里聊天。
孩子们则你追我赶的,嬉笑着打起了雪仗。
一个孩子撞在莫莳身上,莫莳把小豆丁搂住,笑骂了一句,“还不去上学,小心迟到了,老师打屁股!”
看着小豆丁捂着屁股跑远,莫莳噗嗤笑出了声。
等到了凰岭医馆,王熙和正指挥着一群实习医,在院子里扫雪。
木森经过几年调理,身体已经打好,早就不复当初瘦弱模样,他穿了件棉袄扫雪,身上甚至热得蹭蹭冒着白气。
莫莳四处看了看,也没找到多余的扫帚,只好进了医馆打扫卫生。
其实也没什么好打扫的,医馆每天都有人打扫,日常卫生无非就是擦擦桌子,扫扫地。
近几年,莫家村的凰岭医馆早就打出了名声,不单凤凰公社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会来看病,就连其他公社和北垣县城,都时常有人慕名而来。
凰岭医馆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医院,每天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一场大雪过后,道路难行,更兼年底,来的人才少了些。
只留下莫莳和木森两人坐堂,王熙和师父带着其余人去了二楼,讲解他收藏的医案。
木森整理着近一年他接诊病人后记下的病例,时不时提笔写几个字。
而另一边,莫莳则拿着一本古籍翻看着。
听到脚步声,莫莳抬起头,医馆进来了两个女人,一长一幼。
看样子像是母女,年纪大的妇女四五十岁的样子,年轻的那个,莫莳看着也就十八九岁。
母亲模样的妇女,打量了坐堂的莫莳和木森几眼,眉毛不自觉的皱了皱。
莫莳清楚眼前这大娘,是对坐堂大夫的年纪不满意了。
常人多信服老中医,看到年轻中医就觉得不靠谱,莫莳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不信任的目光了。
她笑着招呼,“大娘,是谁身上不舒服?可以让我先诊个脉。”
伸手不打笑脸人,大娘拽着年轻女孩坐到了莫莳案前。
“我们也是听说莫家村的凰岭医馆,大老远慕名来的,我们想找一个王老大夫看看。”
莫莳仍旧笑着,“大娘,我师父正忙着。我先给看看,你放心,如果我不成,你们再找我师父也不急。”
大娘撇撇嘴,把手伸到了莫莳眼前,“那,你就先给我把把脉吧。”
莫莳看了想要伸手的年轻姑娘一眼,没说什么,尽心给眼前的大娘把脉。
“大娘,你身子骨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常年劳累,有些气血亏虚。大娘你是不是月经常常推迟,量少,甚至不来,还脱发、头晕、失眠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