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岭药厂借由军办厂联系上了道地药材的采购渠道,经过几年合作,凰岭药厂已经和多地达成了建设药材种植基地的合作。
凰岭药厂负责出资和收购,当地负责药材种植和采收,互利互赢。
杨立民、赵拥军、郑永生、陈逸翔、陈依婷、周杨、吴曼他们这些老知青都没有参加高考,而是留在了凰岭药厂工作,如今都已经独当一面。
郑永生和陈依婷是最早结婚的一对,如今孩子都生了两个了。
杨立民和吴曼走到了一起,俩人常住药厂宿舍。
赵拥军娶了莫家村的闺女,周杨则嫁给了莫山子,两人彻底成为了莫家村的一份子。
唯二选择参加高考的老知青,只有钱爱国和赵惠芬。不同的是,钱爱国第一年就考上了一所中专、去了京城,而赵惠芬参加了两次高考仍然落榜,还住在知青点复读。
至于新来的知青们,或者进了药厂工作,或者参加高考回了城。
知青点目前,只剩下赵惠芬和两个新来的知青住着。
陈逸翔追了赵惠芬几年没成功,但仍未死心,陈依婷都劝他放弃了,但他已经把人放心里了,轻易放不下。
为了和赵惠芬多见面,陈逸翔每天蹬着自行车去公社那边药厂上班。
这天,陈逸翔回了知青点,凑到赵惠芬跟前聊天,聊着聊着他就说到了,药厂那边准备安排莫莳和木森去京城开药店医馆。
“真的吗?”赵惠芬不可置信地问道。
连木森和莫莳都要离开莫家村了?
陈逸翔笑着说,“当然是真的,药厂那边都已经批了经费,买了商铺了。”
“……他们什么时候走?”赵惠芬问道。
“应该是年后吧,要准备的事情,还有不少呢。”
陈逸翔翻着赵惠芬的书看,他随口问了一句,“复习的怎么样了?要不,再试试药厂的招工考试吧?”
没想到这话惹恼了赵惠芬,“你出去,我要看书了。”
赵惠芬拉下脸来,推着陈逸翔出了屋。
她“咣当”一声把门关上,惹得屋里另一个女知青,皱了皱眉。
陈逸翔摸着差点被磕到的鼻子,落寞地回了男知青那屋。
知青点虽没像村里那样重新翻盖,但也修整了一番,新换了门窗。
赵惠芬拿起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她参加了两回高考了,都没考上。家里爷爷发了狠,不准妈妈帮她托人找关系,她只得硬着头皮自己考。
现在村里管的松,知青们不要分工,自己拿钱买粮,即便不去上工,村里也没二话。
赵惠芬可以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学习看书,可即便这样,赵惠芬心底仍旧没底,高考一年比一年难了……
她复读的同时,别人也在复读,而且去年,第一届应届高中生就下场了,以后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赵姐,毛家沟有个知青摔折了腿,因伤回城了。这事儿,你听说了没?”
赵惠芬看向对面的女孩,嘴唇轻轻动了动,“因伤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