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事务所那边随意指派给陌生新人,你指定给玛丽莲……”
莫莳笑着接了一句,“双方都好!”
“哈哈,是这样的!莫医生。”凯瑟琳笑得眼睛都弯了。
之后,莫莳又和凯瑟琳打听了在港城注册公司的相关事宜,就告辞了。
回了凰岭医药馆,莫莳和木森说了,在港城注册公司、以便注册中药国际专利的想法。
“未雨绸缪!
我要抢在日国人前头,尽可能多地获得中药的国际专利。
如果过些年头,让日国人拿着我们华国医圣的《伤寒论》注册了国际专利,我会吐血的!
不过,凰岭药厂我实在想不出来,可以派谁去港城……
头疼……”
木森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港城那边他不了解。
凰岭药厂的人不是莫家村或凤凰公社土生土长的人,就是知青。
港城那边讲英语和粤语,光是语言,就是一大问题。
“不如问问国泰叔?看他怎么想的……”木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要选人去港城,凰岭药厂那边,还是厂长莫国泰对员工们更了解一些。
莫莳给凰岭药厂那边打了电话,和莫国泰说了难处。
“国泰叔,我想不出来,咱们凰岭药厂可以派谁去港城?”
电话那边传来莫国泰的大笑声,“莫莳,你啊!对咱们厂里的人了解的还是少了!
别发愁了,我手里就有好人选!”
莫莳疑惑,“国泰叔,你说的是真的吗?谁啊?”
莫国泰也没卖关子,快言快语地说了起来,“是晚你们一届的知青,黄耀祖。
他是粤东人,从小讲粤语。之前复习了两年,大学没考上,一口英语倒是练得不错。
之前,他还给厂里做过英语翻译。
这小伙子脑子活,派他去港城,肯定没问题。
还有梁陈生,鹏城人,他和黄耀祖是同学,一起来的莫家村。
可以让黄耀祖和梁陈生搭档,族里再安排两个后生一起,四个人去港城,足以撑起一家小型中医药公司了……”
莫莳听得直点头,她确实不知道,药厂这边还藏龙卧虎来着。
对了,鹏城!
“国泰叔,不如让山子哥和周杨一起去港城,周杨在夜大读的会计,她可以管账,山子哥负责监察。
我还有个想法,不如,在鹏城也开一家中医药公司……”
相较北方,南方人从根上认可中医的人更多、程度更深。
而且鹏城的发展不可限量,尤其是地产,如果现在能买入一批鹏城的房产或土地,将来的收益可以用来弥补中医的不足……
中医的特性是简便廉验,换句话说,中医就不是个赚大钱的行业。
然而,不论哪个行业,只有能挣大钱,才会吸引各路人才进来,才会大发展。
中医在本质上是个省钱的行业,是个帮大家省钱、少花钱、不得病的行业,可以说,中医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最不受商人待见的。
所以,中医要想振兴,要想行业本质不变,不从病人身上捞钱,就得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