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希望大家一视同仁的。毕竟有男女,也有男男、女女、人机……
我:我笔下世界都未能实现的事,大抵是我奢望了。
(三)男主女主
这一点是接着上面的问题进一步答复。
这其实不是给你们解惑,而是我自己对思路的一梳理,不感兴趣的宝子可以不看哦。因为都是我没有什么思绪的自言自语。
重生是成长型男主,相信看到这里的大家都明白。
先提一句,我秉持的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观点,认为事物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
所以希望大家理解重生的成长。
如果不理解?
也没关系,别打差评就好了。
码字不易,谢谢~
也有宝子不喜第一卷不喜欢大家拦着孙壹不让她离开。这里我还是稍微解释一下吧,当时孙壹还没多大,星际时代对幼童的保护是非常看重的,身为大家长的洛克能让这样的幼女自己出去?就算他知道孙壹异于常人,也会不放心的。然后就是孙壹身上的征兵令的问题。她一走很可能就不回来,那算什么——逃兵。
也就是以后她就是通缉犯,成为星际海盗了。夸张一点比喻:你会让你的孩子去贩毒吗?
征兵令是一个很严重的背负啊。
Em……如果有人想说她出去可以向祁千一样,活得潇洒,活得轰轰烈烈啊。
我:……嗯,说得有道理。
我自己是很心疼娇娇的。所以我创造了男主。为了让男主跟她有关系,我还特地给他安排了金手指。
大家看到的是:孙壹为狗蛋而来。
其实是反过来的:狗蛋为孙壹而来。
他是孙壹在这个世界最直接的牵绊。都说到这里了,我就多吐露一点吧。孙壹超脱于世,狗蛋就是牵着她的线,而库克之死,则是将她从高空处拉下一半。
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库克注定是要死的。他是孙壹心境变化的最关键一环,所以后来她才会回来送登仑最后一程。
狗蛋也不是救赎孙壹的存在。
佛说,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像落嗒嗒最终找到自我一般,孙壹只能自救。
而重生的作用是: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不喜欢所谓的男女主相互救赎的故事,我坚定的认为:救赎的本质是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而不是所谓的爱人给了我生的希望,给了我活下去的依托。
这是不完全的救赎,就像落嗒嗒把人生意义放在照顾孩子的身上一样,是很不负责任的事情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的爱人变了,你存在的意义的是什么?你又怎么活下去?
木心说:“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性的。
孙壹需要的是真正的自救,是真正自我的发现。她活下去的最深沉的力量,应该来自她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不是某个人。
爱情是救不了人的,它只是用情迷的阴霾遮住事情的本质。
一个人如何唤得起娇娇腐朽的生命力?
“强者自救,圣人渡人。”[1]
不好意思,这个世界,没有人能越过她。
无人能渡,唯有自救。
这也是我赋予重生的使命——陪伴。
我无法想象,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什么能引起她的一抹思绪。
所以,男主只能是狗蛋,这个卑劣却不断成长的少年将军。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我的狗蛋啊,会慢慢蜕变成巍峨的高山,坚定不移地守在孙壹的身后。
当然,重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不是孙壹的附庸和挂件。他也有布局自己的未来,一步一步缩短他和神的距离。
他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关系也多少揭示了我的爱情观。
我的爱情观接近但不等同于舒婷的《致橡树》。
本来想copy下来,给大家欣赏一下这首诗,en......大家还是自行百度吧。
(四)创作
关于孙壹的戏份,我觉得小剧场回答的已经很全面了,我就不费口舌了。
关于文章的整体水平,由于我阅历和知识面以及文化功底等方面的不足,很遗憾,未能呈现完美。
脑海里的故事和我笔下呈现的,有很大的出入。我能做的,是一边学习一边码字,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下面浅说一下我最初为什么会萌生写这个故事的起因。
有一段时间我疯狂沉迷于星际文,特别喜欢《去上学》的卫三和《指挥官》连胜,再这之后我就没有找到合胃口的文,书荒得让我浑身难受。
所以我只能自己产粮——
那就是写星际小甜文!一起并肩作战的势均力敌的男女主的甜而不腻的、有逻辑的爱情故事。
这是我的初心。
紧接着我构思出了孙壹的末世背景。
然后:哦豁,玩大了。
但其实《兄弟》的本质还是甜宠文啊,孙壹和重生之间还是很甜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接着兴致勃勃地开文。
后面就……直接单机(又是骂骂咧咧的一天)。
害——
这是算是我的第一本文,写的还是自己陌生的星际世界,有什么不足的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我对写文这件事其实是很认真的。
开文之前,我看了《文心》学习写作知识,目前正在看《经典情节20种》。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只能慢慢学习摸索。
《文心》里面说作文作成之后最好是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有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
但我很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做到,因为生活有些忙碌。
加之我写文的速度实在是龟速,一般急急忙忙赶出来,然后粗略看一次就发表了,很难做到“改到无可再改”的程度,所以希望大家见谅并指正其中的问题。
而《兄弟》数据这么差,我也在不停地思考缘由,后面发现大概是我的想法异于常人吧。如果不喜欢的宝子,可以战略转移。不过我想,倒不如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赌一赌后面会不会真香呢。
——小采访环节——
如果你要问我,我会不会认为我的文是神作呢?
我:嗯……怎么不不算呢?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
如果你追问,有人看不下去我的文,我怎么看?
我:亲,《兄弟》的阅读大抵需要一些年龄和阅历的加持呢。等你发现头好痒,要长脑子的时候,就可以回来看了呢。
耍个皮,活跃下气氛,无恶意。
其实我想说的是,数据很伤人,但我还是在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慢慢坚持下去。不过最近有了很多新面孔,我好开心的,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你们的陪伴就是我不竭的动力。
大家的评论我都有看到,但我先前说了周末统一回复问题,所以在其他时间,我都是硬生生地忍住和你们互动的心。
到了周末,我却没有那份心境了,相信大家也没有当时写评论的情绪。迟来的回复就像是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轻贱,于是我决定——公式化回复。
真不是我冷冰冰,我只是想践行我说过的话。当然我也有破戒的时候,一旦我在不是周末的时间答复,就说明我压制不住我蠢蠢欲动的心了。
(五)关于我自己
最后一点做个自我介绍。
董卿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接手的第一档节目是《流金岁月》。她首次亮相荧幕时,对着镜头说:“对于观众朋友来说,我可能是一张新的面孔,但好在做朋友不分先后,大家可以先记住我的名字——董卿。”
我套用下这句话:对于各位读者来说,我可能还是个新面孔,但好在点关注不分先后,大家可以先记住我的名字——写文注重逻辑的匹夫向。
相逢的意义在于彼此照亮,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也希望孙壹的故事你能喜欢。
其实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有逻辑问题,我却很喜欢用。
相逢的意义不一定都是照亮,也可能是阴霾笼罩。但我相信,孙壹与大家是彼此照亮的存在。
如果你觉得不是,没关系。
“每一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2]普鲁斯特这句话颇有道理。
我们的阅历不同,所看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
我们的内心决定我们所见所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孙壹也是。
絮絮叨叨,语无伦次,啰里巴嗦,明天请假一天,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