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巴黎特,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联邦,还有巴黎特在蓝星上的阵营。巴黎特和乌拉索国二者信仰不同,类似古地球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形象地讲,巴黎特信仰当今世界第一大教——“基督教”,而乌拉索国的“伊斯兰教”刚刚兴起,被“基督教”视为异教,彼此相互仇视。
巴黎特作为“基督教”的培养皿,和其他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有着天然的盟友关系,一旦巴黎特发生战乱,他们极有可能派兵援助。
这两年,乌拉索国明里暗里威胁其他“基督教”国家不要插手巴黎特和乌拉索国之间的斗争,毕竟这是异世界的两个阵营的斗争,可不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之争。
蓝星世界各国对异世界的入侵者敬而远之,纷纷承诺绝不插手,唯恐引火上身。
可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变数就难以掌控了。
攻城战重在兵贵神速,要快速猛攻和占领城市以及要塞,以此避免长期围城。成功取决于能否在巨大规模上快速地动员人力和装备。
杜涵的动员工作惊人地高效,让观战的东大陆和西大陆的人膛目结舌,就连驻扎莎莎绥的负责人都心生佩服。
这两年,杜涵攻打各个海峡港口,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给乌拉索国带来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也把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推向高峰,与“基督教”抗衡。
乌拉索国人都愿意跟着他出去征战,开始招兵买马的时候,他们立刻前去报到,如此积极和迅速,就好像他们被邀请去参加婚礼,而不是战争似的。
人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报名,愿意代替邻居去服役,那些被留在家里的人感到自己受了冤屈。他们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要比在家里寿终正寝强得多……
在战争中阵亡的人不会受到哀悼,而是被颂扬为“伊斯兰教”圣徒和胜利者,成为世人的榜样,受到极大的景仰。
他们按照征召的顺序在一个月内就集结完毕,步兵和骑兵分开,各自有指定的首领,集结的编组也被用于扎营……
除了陆地上的战斗,杜涵的目光没有忽略金角湾。
他招募了一批擅长水战的战士,组成了水兵。
第三年,乌拉索国的一支大军逐渐成形:水兵、骑兵、轻步兵、重步兵、弓帝手、弹弓手和长枪兵。
与此同时,乌拉索国的后勤机器也隆隆开动,对铠甲、攻城武器、火炮、帐篷、船只、工具、兵器和粮食进行收集、修理或生产。
一切准备就绪,乌拉索国开始行动了。
在连接乌拉索国和巴黎特两个国家的崎岖道路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行军。
大批劲弓、标枪、火绳枪和盾牌在低沉的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成队的前驱骑兵在经过时掀起烟尘;链甲如同涟滴,叮当作响。
随后是长长的辎重队伍,有大群骡子、马匹和骆驼,驮着各式军需物资和相应人员——矿工、 厨师、军械匠、毛拉、木匠和被战利品吸引而来的冒险家。队伍更后方还有些东西。大群公牛和成百 上千的劳工正在无比艰难地将大炮拖过松软的土地。
整个乌拉索国军队都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