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崔问下令把10艘最大的商船开到铁链前方,队形紧密,船首向前。
在崔问的指挥下,这些船只全副武装,秩序井然,占据了从巴黎特到金角湾对岸的莎莎绥的整段铁链的距离。
内港还有17艘配有横帆的商船和更多的桨帆船担任预备队,还有几艘多余船只被凿沉,以防它们被炮火击中、蔓延大火。
在队形密集的舰队中水手们最怕的就是火。
每艘战船的船长们对自己的防御措施和航海技术非常自信,并且还在前滩部署了火炮作为额外的保障。
这些火炮不是“联邦城”生产,而是俞祥向莎莎绥购买,数量不多。
一切安排妥当,守军在海上静候乌拉索国舰队的到来。
根据传递上来的情报看,守军舰队拥有有37艘船,敌人舰队则拥有140艘。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操纵船只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依赖于训练有素的船员,所以海战的结局并不由数量决定,更取决于经验、决心以及风向和海流带来的偶然运气。
4月12日下午1点左右,巴黎特守军终于看到乌拉索国舰队顶着北风徐徐接近。
海平线逐渐被桅杆遮蔽。
乌拉索国舰队浩浩荡荡地驶来,看到守军的船只已经在铁链处摆开了阵势,就驶向了海峡的另一侧,在对岸排开队形。
乌拉索国没有马上开打,而是来到海岸一侧的一个小港,休整待命。
他们的举动让守军沮丧,因为守军必须铁链处全天待命,一直到夜间,以防敌人进攻。
一场消磨意志的猫鼠游戏拉开了帷幕。
为了尽可能减小遭到突袭的风险,观战的莎莎绥塔城的城墙上一直部署有两名哨兵,监视远处的乌拉索国舰队。
哪怕是一艘乌拉索国船只在海峡中有所动静,马上会有人跑下塔楼,奔向金角湾,去向指挥官崔问报告并吹响号角。
可敌人没有进攻,守军就这么神经紧绷地日夜等待着。
4月18日,在乌拉索国陆军向陆墙发动首次总攻的同时,他们的舰队也开始行动了。
乌拉索国舰队从小港大举出动,快速向铁链推进。
桨手们拼命划桨,高声呐喊并发出战斗的口号,向停泊在铁链前方的高大船只的战线冲去。
很快,他们进入了弓箭射程之内,放慢速度,用弓箭和火炮向巴黎特舰队发出第一发攻击。
炮筒里的石弹、金属炮弹和火枪掠过海面,呼啸而过,落在巴黎特舰队的甲板上。
在第一发射击之后,乌拉索国战船继续向前冲去。
紧接着,两军相接,双方战船碰撞在一起,激起水面掀起不小的波澜。
乌拉索国士兵从登船桥梁上蜂拥而去,用抓钩和梯子拼命努力接舷,用斧子砍对方的船体,或者努力用火把将其烧毁。
有些士兵沿着锚缆和绳索爬了上去;其他人向木制壁垒投掷长矛和标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