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世界的人类内战,在第三宇宙爆发。此时,联邦和独立军分别扶持的蓝星的小国战场是独立军胜了,但双方的机甲战场虽无伤亡,是联邦获胜。
这场胜利,没有伤害彼此在第三宇宙发展的根基,接下来的战争才是高潮。
杜涵花了三天时间整队,征用、没收船只,渡河北上攻击“联邦城”。
三天时间,谢二也对联邦仅剩的兵力进行部署,誓死抵抗。
战争开启前,优势方例行劝降。
独立军在乌拉索国和巴黎特的战争中,投入的远征军并不多,还剩两万精锐,还有乌拉索国一万多马上勇敢的战士可供驱使,更别提几万人的后勤队伍。
乌拉索国打下巴黎特的王都,战士们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刻,雄赳赳气昂昂地北上。
联邦这边,和平军本就是巴黎特守军的主力部队,一经城破,所剩人数堪堪五千人。
又是一场弱对强的战事,独立军占据压倒式的优势。
杜涵给谢二传话:“若降,我许诺不伤一人性命,并护送众位将士回家。若是不降,星际世界的炮火如乌拉索国般无情。谢二,别为一个必败的结局作无用的牺牲,这三年,已经死了太多人。”
谢二的回复是:“让我想想。”
联邦绝没有投降之意,谢二这么说,不过是为了等待支援。
杜涵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联邦在第三宇宙孤立无援,土着国家畏惧强大起来的乌拉索国,不可能出手,而莎莎绥以及背后的战戈被他时刻监视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知晓,绝没有出兵的机会。
战争三年,其实真正战斗的时间不过三年,杜涵厌倦了死人,愿意给谢二三天考虑时间。
联邦的处境,谢二很明白。
他从不会期待其他国家的帮助,他等待的援军,一直都是他信赖万分的兄弟。
兵力相差太多,他也知道自己和杜涵之间隔着巨大的差距,自己不如他。
认清自己的实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他早就知道这个道理。
杜涵对他如此包容,不仅仅是因为两人同学一场,更多的,何尝不是出于对弱者的怜悯?
谢二巧妙运用了他的怜悯,拖延时间。
杜涵是独立军年轻一辈的第一人,能力、手腕、心态都是金字塔最顶尖。巴黎特和乌拉索国的战争中,他如同运筹帷幄的神,气定神闲,指点迷津。
但他有个最大的认知障碍,就是将机甲战斗和人类血肉之战割离开来,认为二者绝不可能交织在一起。
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机甲作战协议也是人规定的,是可以被打破的存在。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
联邦处在弱势,必然动用所有的资源殊死一战。
至于机甲如何介入战争,谢二没有办法。他没有,不意味着重生没有。
谢二殊死抵抗的最大底气,就是机甲战斗的指挥官是重生。
重生不可能将两场战场隔离开来,只有两处战场守住了,联邦在第三宇宙才有立足之本,若有一处失利,联邦未来的美好愿景就是空中阁楼,轻而易举就被推翻。
重生很了解自己,知道他对上杜涵胜算不大,一定在竭尽全力往蓝星赶,他必须坚持到最后!
谢二闭上眼睛,顺几遍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