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差不多七点了,村里的人去公社买东西,大多时间都是走路过去,差不多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
经济好一点的人家也可以坐村口的牛车,李招娣以前是从不会委屈自己走路去的,都是坐牛车,刚好,她也没打算委屈自己走路过去,开玩笑,两个多小时,来回就是四五个小时,脚上水泡都得走出来吧?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有的人对她避之不及,有的人阴阳怪气说些什么,她通通没有理会,径直走自己的。
到了村口,远远看着牛车上已经坐了四五个人了,她赶紧小跑一段路,一屁股坐上牛车才放心下来。
她刚坐下,旁边坐的小媳妇赶紧挪了挪屁股,两人之间分开两个巴掌的距离,她相信,牛车要是够大,她估计还得挪出一两人宽不可。
有些失笑,又感叹这些人还真是对她避如蛇蝎啊。
加上她,车上已经有六个人,这个时间,应该没有人再出门了,赶牛车的老顾头,一甩牛鞭,叫一声:“坐好,出发了。”众人赶紧抓住车檐,生怕把自己甩出去。
牛车慢悠悠的走着,一路上路过的都是大片的农田,人们正忙碌的从事生产,一派热闹景象,自然灾害刚过去几年,这两年终于不至于啃树皮吃草根,只要好好劳作就能吃饱养活一家老小,人们精神气十足。
李清韵小时候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对这些场景是不陌生的,多年未见过竟觉得有些亲切,心情愉悦,嘴角上扬。
然后就是有些人喜欢没事找事煞风景。
“庭舟家的,又去公社领钱啊,拎着这么大两个篮子,得买多少东西啊,要我说啊,这女人啊,还得会过日子,不然啊,多少钱都存不住,像我们家儿媳妇嫁过来就想着给家里挣钱,过日子也节省,这才是正经过日子的呢。”
小媳妇旁边的大婶阴阳怪气的把她贬低了一番,又暗戳戳的夸了夸自己的儿媳妇。
坐在李清韵旁边的女人就是她口中能干儿媳妇,听了婆婆的话,她有些不安的动了动,到底没说什么,一副听话小媳妇的样子。
李清韵努力扒拉了一番李招娣的记忆,终于想起了这是谁,这不是跟她婆婆娘家同村的柳翠花吗?
这婶子可真是有点意思,她和便宜婆婆柳桂花是一个村一起嫁过来的,据说当年媒人给公公同时介绍了她们两个人,结果公公选了婆婆,这柳翠花和婆婆本是好友,最后为了这事也是反目成仇。
这柳翠花也是恶心人,最后还是嫁来了顾家岭,一辈子都和婆婆比来比去,因为公公是村支书,前半辈子她一直落了婆婆一头,到后来顾家多了李招娣这个败家媳妇,倒是让柳翠花觉得自己扳回了一城。
李招娣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刚嫁过来的时候,这位翠花婶子跟她套近乎,被大嫂看到,大嫂跟她提过一点,让她远着点柳翠花,免得婆婆生气。
想清楚了来龙去脉,李清韵笑道:“翠花婶,你可不知道这养孩子多费钱,特别是我们家两个儿子呢,庭舟说了,他挣钱就是给我们娘几个花的,不用省,您啊,就不用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她本来还酝酿了一肚子更难听的话,但是看到她旁边脸红拘谨的小媳妇,又憋住了,终究不能伤害无辜的人。
但是她的话也让柳翠花老脸有些挂不住,特别是旁边还有两个同村的婶子和一个年轻小伙子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