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活计基本干完,自家的自留地也收拾好了。
村里男女老少都聚在晒场剥玉米棒子,这可是个大工程,剥下来的玉米晒干是要拿去交公粮的,必须选好的大的玉米棒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才不会被挑剔。
给村里人分粮,就直接是整根整根的玉米棒子,自己拿回去收拾。
交公粮可不一样,如果各个大队都交玉米棒子,那公社的粮仓都要堆不下了,而且也不便于管理和计算,所以交公粮必须是脱粒的优质玉米。
剥玉米这活也是有工分的,不过不算太多,聊胜于无,很多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多剥一点,就多一点工分,能分更多的钱和粮。
顾庭舟和李清韵两人也过来剥玉米,挣几个工分倒是无所谓,李清韵就是想来看热闹了,这种聊八卦的场合,怎么能没有她呢,顾庭舟也只能无奈陪着。
不过她没有让清欢过来,留她在家带着二宝,顺便做饭啥的。
这种场合肯定有人免不了说些难听的,还有八卦她的事情,怕她听了心烦,李清韵干脆不让她来,正好这段时间累着了,在家休息休息。
大宝对剥玉米没兴趣,跟毛头和村里几个孩子拿着弹弓去打小麻雀了。
顾庭舟找了一根长板凳放倒,在它的两只腿上分别系上一双自己坏掉的解放鞋。
洗的干干净净的解放鞋,鞋底朝上,鞋底上全是凸起不平的设计,用来搓玉米棒子再合适不过了。
只需要用小工具先给玉米棒子开一个路子,再把它放到鞋底上搓,三五下就能搓完一整根玉米棒子,又快又干净还不费手,手剥速度实在太慢了,又伤手,剥不了几个,就一手的水泡子。
后世解放鞋都没人穿了,只有部队还有类似的,可现在解放鞋可是个香饽饽,除了家里有人当兵的人家,可穿不上解放鞋,更别提拿来搓玉米棒子了。
村里仅有几户人家有旧解放鞋,每年用过以后洗的干干净净,留着来年,后年继续用,直到烂的不能再用了,才舍得丢掉。
老宅那边有几双顾庭舟以前淘汰的旧解放鞋,今天连大妮二妮也过来搓玉米了,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里,他们人手一只鞋底子,搓到飞起,脚边很快就堆起了一大堆玉米粒。
剥玉米是按剥的量来计算工分,剥的越多工分越多。
李清韵和顾庭舟也快速的投入劳动中,摸索了几下,李清韵也掌握了一些诀窍,很快就上手了,干的还不错。
果然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一会晒场这边就热闹非凡了,各种八卦层出不穷,李清韵一脸镇定,竖起耳朵听着,手里不慌不忙的干着活。
一天下来,脑子嗡嗡的,全是鸭子吵架一样的声音,不过好在今天她靠着顾庭舟的旧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难得挣了一次满工分,八个工分,来的实在太不容易了。
做够八个工分的她就坚持不住回了家,明天他们应该不会再来了,顾庭舟本来今天也是陪她来的,他不喜欢这种场合,太吵。
临走时,她顺手把自家的那双旧鞋,一只给了二牛,一只给了角落里默默剥玉米的王寡妇的一双儿女。
“婶子,谢谢。”二牛傻乎乎的道谢。
王寡妇的儿子抬头戒备的瞅了她一眼,不知所措的样子。
小妮儿倒是会来事儿,抱着鞋底像抱着个宝贝,笑着道谢:“太谢谢婶子了,我们用完一定洗好了给您还回去。”
“看你们两个不容易,借你们几天,可别弄坏了。”李清韵用别扭的语气说道。
“肯定不会的,保证不会弄坏,我们会很珍惜的。”小姑娘笑起来倒是可爱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