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好是建立在李清韵要隐藏自己的内心,迁就她们的基础上,毕竟两个时代的人,有很多不同,想和她们有共同语言,就得先认同她们,成为她们。
而和白玉的相处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她们更像一个时代的人。
就像现在两人悠哉悠哉的品着红酒,聊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对未来的生活规划和憧憬,还有社会的变迁。
而不是家里的男人孩子又怎么了,今天吃什么,明天喝什么,家里的油盐酱醋又没了,东家长西家短。
这些话题,可能也只有跟白玉才会有共鸣,不可能跟秋菊清欢清悦她们说起的。
她们更多时候是茫然的,是被生活推着走,根本没有自我意识的人,能好好活着就是她们最大的幸福了。
所以跟她们的相处,李清韵是在立即压制内心的自我,努力把自己代入原身。
只有和白玉谈天说地,畅所欲言的时候,她更像自己。
她们两人更像是对方在平凡日子里的救赎。
虽然老师人选定下来了,但是学生还没定下来,所以育红班的组建还有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李清韵也要加入到招生计划中,所以二宝的事情就要赶紧定下来。
所幸育红班的选址就在托儿所的旁边,相当于一个小院子,托儿所的对面就是育红班。
这方便了李清韵以后,上班接娃两不误,时不时休息时间还可以去看看二宝呢。
这让她对自己的安排更加有信心了。
今天是她第一天把二宝送到托儿所的日子。
她给他装了满满的一包东西。
有几块干净舒服的尿布,还有万一打湿了轮换的裤子,他每天睡觉的小毯子,还有二宝下午要喝的奶粉,她给分出来用纸包起来了。
二宝现在快到一岁半了,奶粉也从最初的一段喝到了三段,空间里的奶粉被他干掉了一小半。
每天早上起来喝一大杯,下午喝一大杯,晚上睡前喝一大杯,还有三餐饭也没少吃。
饭量不小,不过喜人的是,他长的就是特别好,比同龄人白,高,还壮实,几乎很少生病。
所以哪怕带奶粉的行为,有些特立独行,她还是坚持给他带上了。
担心他不愿意留在托儿所,李清韵还特地拿了一个他爱吃的苹果转移他的注意力。
跟着管托儿所的牛婶子到了托儿所,牛婶子大嗓门的喊:“桂芝,来人了,出来接一接。”
话音刚落,一个收拾的利利索索的女人就从里面跑出来,边跑边说:“唉,牛所长,我来了。”
李清韵听到牛所长,就忍不住噗呲一笑。
下一秒看到来人有些惊讶,来人看到她,也是眼前一亮。
原因无他,这个利索的女人正是他们来军区时,在火车上遇到的女人陈桂芝。
女人高兴的说:“哎呀,大妹子,是你啊?咱们可真是有缘分,又见面了。”
可不是么,这么大的军区,还是让她们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