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地方安置,村里做主租下了李清韵家的老房子。
给几个知青作为临时的安置点。
顾父之前也来信告诉过他们,并且把租金也一块寄过来了。
夫妻俩商量后,决定以后老房子的租金,就由顾父收着,当养老钱。
反正这点钱对他们来说也不多,全当一点心意,这两年顾母帮着他们带孩子,顾父一个人也着实辛苦,家里家外一把抓。
隔壁的知青们刚刚下乡,还不知道深浅,一颗红心向着党,要做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么晚了还能听到隔壁载歌载舞的声音。
文艺青年气息扑面而来。
李清韵倒挺想去看看,但也仅仅是想想。
二宝和三三睡着了,李清韵带着大宝收拾家里的东西。
顾庭舟则是去烧炕,不然晚上没法睡。
家里前年柴火棚子里用剩下的绊子,还够他们用。
因为太冷,所以不分开睡,一家五口人都睡在一个炕上。
挤一挤更暖和。
一家人收拾完,已经是晚上十点,累的直接躺下就睡着了。
第二天
大宝在家带着两个弟弟妹妹。
顾庭舟起了一个大早,也是拿着自己的狩猎工具,背着背篓偷偷去了后山。
家里除了李清韵空间里的野猪肉,其他啥肉也没有了。
不过地窖里顾父倒是给他们准备了不少的蔬菜。
没想到他刚走到后山,就遇到了同样出门的二牛。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尾巴,许景鸿。
许景鸿的背后,又跟着两个便衣。
二牛走的飞快,许景鸿在后面追的气喘吁吁。
莫名的喜感是怎么回事。
最后几人搭伙上山了。
李清韵则拿着粮食去老宅那边一起做豆包和炸丸子了。
眼看着要过年,家里还啥都没准备呢。
到老宅,李清韵见到了许久不见的顾庭华。
她本能的一愣。
没想到顾庭华这次竟然没有拿乔,亲亲热热的叫她:“二嫂来了?孩子们没过来吗?”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清韵也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大宝在家带着。”
“听妈说,你们家三三生的跟仙女儿似的,得空把孩子带过来瞅瞅。
月月来,这是你二婶,快来叫人啊。”顾庭华拉出躲在自己身后的女儿。
小姑娘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怯生生的看着李清韵,也不说话。
挺可爱的小姑娘,就是看着瘦弱了些。
“叫人啊!”顾庭华有些生气,声音大了点。
李清韵正想说不要逼孩子。
这时,顾母从厨房出来了。
“清韵来了?”在外面见了两年世面,顾母现在不像个农村妇女,倒像个城里人。
以前总是老大家的,老二家的,现在也变成了叫名字。
连对顾庭华这个女儿说话也温柔的很,让顾庭华很是不习惯。
在老宅做完豆包和炸丸子等年货,李清韵就直接回家了。
顾庭华很久没见顾母,也需要时间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