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的三套二进四合院也是那时候买下的。
白玉回家才反应过来,自己干嘛买房子啊,家里这么大的宅子,够住几代人还富裕了。
这个年代的人根本没有囤房子的想法,有的住就行。
毕竟这房子也不贵,需要随时再买就行了。
当时怎么就一时脑袋发热呢?
可能是听多了李清韵画的大饼吧。
李清韵怎么说来着?
这孩子大了,咱们当父母的要早做打算,给他们一人准备一套房子,成年就赶出去自己生活,在眼前晃来晃去,愁的慌。
孩子们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咱们大人也有自己的日子,分开过,舒坦。
他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不喜欢大人管着了,留来留去留成仇,不如自己独自潇洒,孩子们爱咋咋。
特别是男娃娃,结婚以后婆媳关系太难处,分开过谁也不用迁就谁,偶尔见一面,大家都高兴。
白玉对这些话深有感触,她这些年挨着婆婆,也有很多自己的难处。
虽说她家婆婆明事理,又能带孩子教育孩子,是大家眼中的完美婆婆。
但是她们真的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啊。
两人的性格,喜好,就连饮食都是南辕北辙,生活在一起真是愁人。
偏偏她那个女儿,简直就是她婆婆一个模子刻下来的,端庄温婉大方。
说话斯斯文文的,有时候她都觉得自己这是帮婆婆生了个孩子吧?
幸好现在孩子们大了,不用人管。
婆婆也跟着公公去照顾他的起居,她现在是彻底被放飞的野马。
儿子现在在部队上,有他爸照应着,不用她操心。
女儿上学以后,就更没有什么事情了。
-
七九年初
国家恢复个体工商业的发展。
李清韵一直想做的事情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
作为一个后世灵魂,来到这个遍地黄金的时代,肯定是要一展抱负的。
之前是社会大环境不允许。
现在时机成熟,她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光靠她一个人是玩不转的。
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
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简单的企划案,正式的邀请白玉加入她的阵营,一个搞钱。
说实话,白玉对钱真的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出身优渥的她,从没缺过钱花。
但是她对李清韵的企划倒是很有兴趣,因为可行性真的很高,就像在玩一个养成游戏,她喜欢。
刚好最近她闲得慌,儿子女儿都不在家,她本想找个学校继续重操旧业,换个心情。
刚好,李清韵就送来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