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厉风行地囚禁了昭明帝,赵归安又下令即刻准备登基大典。
她把持朝政近十年,赵之阳又怕地方大臣闹事,临走时留了五千人在京城。
加上这三千的亲卫,竟是无人敢对这突然提前的登基大典提出任何异议。
登基大典已准备良久,此前便推迟过一回,此刻陡然提前,礼部也硬着头皮妥善完成了。
京城中的众人在听说朝廷猝不及防举行了登基大典时,是难以置信的。
这太女殿下掌握朝政近十年,谁人不知陛下早想禅位,是太女殿下不允。
而今听闻是五殿下被掳了,众人才恍然大悟。
下一瞬——群情激愤。
百姓们纷纷磨刀霍霍、收拾行囊准备南下参军。
公子们或是日日歪缠着母父询问案情,或是直接带了家里的护卫准备南下救援。
所有的躁动,被赵归安一并按下。
登基后,赵归安不顾旁人的反对,点了公西然和李兼济二人监国,临走前将二人喊来细细交代。
交代了一切后,赵归安静静地望着闪烁的烛火,轻声道:“二位爱卿也知晓,母皇向来厌恶沉玉,我若未死,紫宸宫不得出入。”
“但我若殒命,便去紫宸宫将母皇请出来吧。”
赵归安不认为自己会死在那一个小小的地方,可她仍然习惯性地做好万全之策。
毕竟国无小事,她已经任性一回了,不能再有一点纰漏了。
二人也未有多劝,只恭敬跪下道:“谨遵圣旨。”
在赵归安举行登基大典时,郁山月已经快马加鞭赶了回去,才在边关点好人马,后脚赵归安就追了上来。
有郁山月在,赵归安不欲正面上战场,她并不擅战事。
她来这里,只是为了震慑昭明帝。
一切进展得很是顺利,唯一错漏的,是她估错了昭明帝设下的杀局。
自始至终,昭明帝并不是想挑拨地方大臣和赵沉玉的关系,毕竟无论怎么铁石心肠的人,都会被她那张美得出尘、皎洁雅丽得面容迷惑住。
昭明帝还未曾见过看到赵沉玉而不晃神的人。
她从头到尾想的都是——杀了赵沉玉。
既然身边都是安儿布下的暗卫,那便设下法子,将人调离,让自己的人潜入进去动手。
此前刺杀失败过,现在盯得太紧了,为此,昭明帝不惜让出扈州,供那贼子折腾。
赵归安打下扈州,镇压反叛后,她见到的是满脸苍白,死一样安静地躺在床榻上的赵沉玉。
那一瞬间,赵归安的呼吸停滞一瞬,脑海中闪现了一幅相似的画面。
画面中的沉玉脖颈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无论她怎么呼唤,都不睁开眼睛。
一旁的阿瑶也是满身狼狈,面容疲倦,看赵归安像是误会般,立即跪下恭敬道:“禀陛下,五殿下无碍。”
赵归安才回过神,缓步上前,轻轻将手指放到她的鼻子下方。
微弱却有节奏的呼吸,似羽毛般轻挠着玉指。
赵归安才收回手,目光又移动到锦被之下,慢慢地、动作轻微地将被子掀开,看到了扎实包裹着雪白躯体的透红纱布。
这一瞬间,赵归安的眼眶忍不住红了。
缓缓深呼一口气,将酸涩压下后,赵归安喊人在房内多添了一张床,白日处理政务,夜间歇在房中。
期间赵沉玉像是做噩梦般,几番挣扎哭泣,赵归安立即从床上起身,行至赵沉玉的身旁,小心轻声地抚慰着她,又怕她的眼睛哭干,以温水润帕,湿敷着她的眼睛。
三日后,赵沉玉终于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