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朕看你胆大包天!”李萧大喝道。
“你先是说让朕以国家基业为重,罢兵以解万民之苦,挽救几十万将士的生命。刚才又说要让朕看清形势。”
“难道朕在你的眼中,就是一个枉顾国家基业,让天下万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面子,不顾万千将士性命的昏君吗?!”李萧再次喝道。
“臣不敢”
“但臣还是要向陛下据实直言,前线几十万将士死伤。国中万民苦于几次征粮,食不果腹。而富可敌国的世家大族,却只捐出区区不到四十万担粮草。何其讽刺!”
“所以臣才请陛下罢兵休战!”
“沈建安”李萧指着沈建安喊道。
“你身为朕的臣子,值此国家关键时刻,不思为国分忧。却在这里言之凿凿,大义凛然的指责君父,是想让朕投降乾国,还是你想要叛国投乾!”
“如此言行,目无君父,不忠不义,你有何颜面站在朝堂之上做朕的御史大夫?”
面对李萧的咄咄质问,沈建安语气自然有力的答道。
“陛下所言,臣万万不敢!臣一心为国,绝不做目无君父,不忠不义的叛国之臣。”
“臣身为御史大夫,行的就是监察百官,督促圣上的义务。至此国家将要陷入危难之时,臣自然要直言相谏。”
“若不直言相谏,臣枉为陛下授臣御史大夫之职。才更是目无君父,不忠不义的叛国之臣。”
“好”
“好好”
“好啊!”李萧被气的发笑。
“好一个慷慨之言,忠君爱国的忠臣!”
李萧看着沈建安,道:“照你所说,这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除你以外都是乱臣贼子,都是不忠不义之徒了?”
“臣没有如此说,臣只是在尽自身之责。自古就是武死战,文死谏。”沈建安再次答道。
李萧气的不行,手指颤颤的指着沈建安,怒目圆睁。
听到沈建安说出死谏,孔维赶忙出来打圆场。
“陛下请息怒,沈建安素来一心秉公为国。今日只是一时糊涂,不明事理,才冲撞了陛下。请陛下恕他冒失之罪。”
“谅他为国之心,严加责备,令其反省即可,不必与他一般计较。”
李萧看着下方孤直的沈建安,用力的咬了咬牙。
“沈建安”
“你不是觉得朕是昏君,诺大朝堂容不下你一个忠臣吗?”
“那好,你也不用再出现在朕面前了。”
“朕最开始的时候说了,各级臣工如有懈怠者连降三级。但在朕看来,这对你太轻了。朕连降你十二级!”
“你不是劝阵罢兵吗?觉得我北凉必败吗?你就到靖国边境前线,给朕当一个从七品的县令去吧。不用在朕跟前了。”
“好好去那儿实现你的忠君爱国吧!”
“陛下,臣在其位谋其政。臣不怕被贬,臣请陛下冷静之后,能考虑臣的谏言。”沈建安又说道。
孔维在一旁听的神经大跳,这是一心往死路上走啊。
“来人,没听到陛下的旨意吗?连贬十二级,赶紧把他拉下去,陛下不想见到他。”孔维赶忙招呼殿外的侍卫道。
殿外的侍卫闻言赶忙进来把沈建安拖出殿外。
“陛下息怒,沈建安虽然冒犯天颜,但他确实是我北凉之忠臣啊。陛下再怎么处罚他,但绝不可杀啊!”孔维忙向李萧求情道。
“再降他一级,让他做正八品候补县令。去最边境的县城。”李萧再次喝道。
听到这,孔维算是松了口气,他知道,他的话,李萧还是听进去了。
“散朝!”
李萧满含怒气的离开后,内侍宣布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