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过后,北凉军和衍军各有胜负。
元宏在组织大军休整两日之后,又主动指挥的大军对北凉展开了进攻。
而李萧面对其的进攻,突然转变了战略,转攻为守,不再与元宏正面对战。几十万北凉大军依靠牢固工事,窝缩在城池之内拒不迎战。
衍军在元宏的指挥下,集中兵力重点进攻。
…………
山林道路之中,有一支大军正在隐蔽行军。
一身金色战甲的李萧骑在战马上,身旁跟着孙威,观察大军行进。
李萧看着行进的大军,上次与衍军大战之后,他痛定思痛。元宏和东齐同时进攻,两线同时作战,两大战场一旦有一方失控,都会导致全面崩盘。所以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统筹全局。
他在纵观全局之后,结合诸多要素分析了敌我两军之优劣。两家单独与北凉相比,兵力都处于绝对弱势。但北凉两面分兵抗敌,他们的兵力就处于了弱势。最明显的兵力优势就荡然无存。
对敌作战取胜之道向以扬长避短,避实击虚。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全局统筹,集中力量解决重点!
按目前的攻击位置来看,元宏的矛头已经刺进了北凉内部。但在李萧看来,他后劲不足。虽然能在大战之中获得小胜,却无法全然取得大的进展。
反而对他北凉威胁最大的,是现在还在南线与南宫信对峙激战的东齐大军。
元宏所谓复兴的大衍皇朝此刻还可以说是危如累卵,可是东齐不同。
东齐五十万大军有着稳固的后方和充足的后勤供给,有能力有时间打持久战,甚至能在危急时刻再从国内调集出大军。
元宏是在以攻为守护住他刚刚复活的皇朝,而东齐留以是时时刻刻想着征伐他北凉,不获大胜是绝不会收兵。
“陛下,大军已经疾驰了一天一夜。现在距离南线战场只有一百多里了。”孙威言道。
李萧看着急速行进的大军,整整二十万兵马。他在退却防守的同时,从大军中抽调出了二十万兵马迅速隐蔽南下。
“陛下,如此行军,您的身体恐怕受不了。要不要让大军先停下来休整一下?”孙威看着李萧担心的说道。
“不行!”李萧断然拒绝。
“大军此次行动成功的关键,就是要靠绝对的速度和绝对的保密。大军一旦停下来,时间久了难免走漏风声。不必顾忌朕,让士兵们继续加快行军速度,一定要在明日赶到南线战场!”
李萧目光如炬,他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南下,为的就是闪击东齐大军侧翼,一举解决南线危!
孙威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转头传令下去,让大军继续加快行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