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朝堂,今日是难得的一次正式朝会。
当初大战之后,童御一直卧病在床。在没有正式主持过朝会,以往这些日子里都是太子童楚垣在代理主持朝会。
最近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童御的身体有了些起色。童御放心不下国事,所以传出旨意,今日亲临朝堂主持朝会。
大殿上,朝会还没有开始。文武官们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多有议论。
有几名官员来到丞相黄子昂身旁。
“丞相大人,您知道陛下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吗?”
这名官员拱手向黄子昂问道。
黄子昂闻言警惕的看了这名官员一眼,顿了顿才说道。
“何大人,有些事情不是能够打听的。”
“在朝廷为官要注意分寸,知道的太多和知道的太少,都有可能掉了脑袋。”
那个何大人被黄子昂的话说的冷汗直流。
“何大人,你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了。”那位何大人颤声答道。
“太子殿下到!”
随着内侍的喊声,大殿内的议论声停了下。
一个身着太子衮服的青年男子缓缓走入大殿,正是南楚太子童楚熙。
“见过太子殿下。”百官都向童楚熙行礼。
“诸位大人都免礼吧!”童楚熙抬手让大臣们免礼。
童楚熙向黄子昂走过来,“丞相大人”
“太子殿下”
两人相互问候。
太子童楚熙今年刚刚十九岁,阅历尚浅,童御一直让黄子昂辅佐其处理朝政。
童御今年已经四十四岁,比张辰大十七岁多。
太子童楚熙并不是他的长子,长子童沐是妃嫔所生,成年之后被童御封王外放地方。
童御儿子不少,但在年近四十时,还没有立太子。储君之事一直是朝臣议论的中心。
一直到几年前,童御乾坤独断,直接下旨册封了赵皇后所出嫡子,也就是童楚曦,为太子。才彻底断了朝臣们的议论和念想。
“陛下驾到!”
童楚熙到了不久,童御也到了。
文武百官迅速站好,低眉垂首,不敢直视。
流连病榻已久的童御,脸色还显苍白,在内侍总管的搀扶下,走上了御台。
“臣等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全都跪拜行礼口称万岁!只有太子童楚熙无需下跪,只躬身行礼。
太子需要向皇帝行跪拜礼,但是不需要和臣子一起。
“平身吧。”
久未出现的童御声音有一些沉重。
“丞相”童御看向黄子昂。
“臣在”黄子昂出列。
“自大战之后,我南楚国力,民生及军队恢复情况如何?”童御问道。
黄子昂答道:“回陛下,上次大战我南楚损失人口三百余万,兵马四十余万,国土千余里。”
“至今一年过去,国力民生还多有亏空之处。”
“那么大军方面呢?”童御点名问道。
“大军方面东齐对峙时,招募的大军已经完全进入正轨,我难处上下仍有六十万大军。”黄子昂答道。
童御闻言微微点头。
黄子昂退下之后,童御才缓缓开口,步入他今日召开朝会的正题。
“朕今日召开朝会,是要宣布一件决定我南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童御郑重说道。
文武百官都肃穆静立的听着。
童御顿了顿才说道:“上次与乾国一战,刚才丞相也说了。我南楚损失惨重,几乎可以达到动摇国本的地步。”
“如此重大的失败,我南楚往上五十年都不曾有过,此败是朕之过也。”童御道。
“臣等无能,使陛下受累。”
听到童御如此说,文武百官赶忙齐声说道。
“事已至此,不必多说。”
“乾国之强,出乎朕的意料。如今我南楚要想重振国威,恢复往昔之国力,需借外力而助。”童御道。
童御扫视百官,“如今我南楚,向乾国复仇已然不可能。”
“朕思来想去,决议在天下重心都在北方之时,出兵攻晋!”
童御的这一番话可是让文武百官的心七上八下,一开始百官还以为童御要发兵向乾国复仇。听到不是,让他们暂时松了口气。
但又听到童御说要进攻晋国的时候,又在百官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刚才黄子昂不是说了吗,大战之后,国力民生还有多处亏空。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继续动兵呢?!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果然立马就大臣站出来反对。
“陛下,我南楚这近一年时间里才收收,从大战之中缓过气来。如今国力不稳,不可再对外征伐呀!”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瞬间就有多名大臣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