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刘以能不能顺利即位仍旧是个不确定因素。
而刘以的生母李皇后则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她先以母族势力支持刘以,又在招来一批忠于泰安帝的大臣,平衡朝局,安定朝野,全力支持刘以登基。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人便是高纬!
高伟是泰安帝亲自任命的太子太师,是刘以正式的老师。
高纬年不过三十出头,便被泰安帝委以重任。
他是完全忠于泰安帝的遗旨的,完全支持刘以登基。
“高大人,太子年幼,各路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现在朝野之中更是势力纷呈,朝局不稳,朝野动荡。”
“如此危局,很难完成先帝的一命辅佐太子登基呀!”李皇后对高纬说道。
高纬思索过后说道:“现在各路藩王对皇位虎视眈眈,犬牙差互,但是没人敢率先发难。我们要抓紧这个时机,将朝中的主要力量拢在一起,就此安定朝局,顺利让太子登基!”
“丞相田复,军中有彭越可用,这两人并非奸佞之徒。只是在明哲保身罢了。只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能将其说服。”
“只要将这两人拉来支持太子,合拢朝中臣子,军权相权合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番王能敢出乱子。”高纬说道。
“好”李皇后当即应下。
对高纬说道:“本宫想请高大人去说动彭越,本宫亲自去请田丞相。”
“臣领命”高自然应下。
最终在李皇后的运作之下,丞相田复带头支持太子登基,彭越率军入京,拱卫京师。
有这两人一柔一刚,相辅相成的作用之下,各路藩王没人敢在敢犯上作乱。
天衍历915年,东齐泰安三十年,泰安帝驾崩之后,十五岁的太子刘以继位,改元宣和。
刘以之母李太后垂帘听政,太子太师高纬,丞相田复作为辅政大臣,拜彭越为大将军,统领大军。
在刘以继位后的几年时间里,在李太后,高纬,丞相田复及彭越几人的操刀之下,完全卸去了各路藩王对于皇权的威胁。
宣和三年,一直垂帘听政,主掌国事的李太后,还政于皇帝刘以。年满十八岁的刘以正式亲政,开始独立,以一己之力主掌国政。
十八岁的刘以比当年十五岁的太子刘以更加成熟,他已经能纯熟的处理政务和平衡朝局。
他由一个年幼太子,突然的登上皇位,经过这几年的磨砺,真正成长为一位少年天子。
他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他变得比以往更成熟了,由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皇帝。
他没变,还是那个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年。
他的赤子之心已经变成了一个皇帝该有的争雄天下的雄心,要将自己的国家带向巅峰,一统天下的伟大志向!
他更肩负起了泰安帝没有完成,也没能看到的遗憾,他将致力于带领东齐有朝一日击败北凉。
一雪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