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过了三年,到了中平六年。
在这三年里,刘浩大肆贿赂十常侍和朝中百官,将他们引以为外援。
虽然有不少有心人上表弹劾刘浩,说他有不臣之心。
但是刘宏在十常侍与一部分官员的劝说下,并没有对刘浩采取什么措施。
反而夸赞他治理幽州有功,让他继续镇守幽州,最后还加封他为幽州牧。
这正中刘浩下怀。
给了他继续平稳发展幽州的机会,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
由于有了水泥这种神器,刘浩很快将整个幽州都串联起来,靠近幽州新城的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与辽西郡,几乎每个村子都通上水泥路,百姓的出行方便了很多。
也因此,幽州城成了整个幽州人向往的圣地。
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钱赚,成了幽州城新的代名词。
幽州学堂在蔡邕的办理下,已经渐渐闻名于天下,吸引了很多大儒学者慕名前来。
刘浩还仿照后世创建了幽州军校,幽州军中所有百人以上的军官,都要进入军校脱产学习,谁要是不能顺利结业,只能继续窝在军校学习,直到能够顺利毕业为止,也因为如此,幽州军队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在这三年里,冀州刺史王芬曾邀刘浩共襄大事。
王芬邀请他共同举兵,诛杀十常侍以清君侧,然后再废除刘宏的皇位,拥立合肥侯做皇帝。
刘浩觉得王芬脑子被驴踢了。
王芬治理政务虽然是一把好手,但军事方面就是志大才疏,是哪来的自信能行霍光之事,他理都没理王芬。
王芬见刘浩根本不搭理他,转头又写信给曹操。
曹操看了信后,倒是支持王芬诛杀十常侍等宦官,但他反对废立皇帝。
在给王芬回信中,曹操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废立皇帝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还从以前的例子中,论述成功者不过寥寥几人,分析了他们成功的条件,让他们一定三思而行。
虽然曹操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此时的王芬根本听不进去,仍然积极谋划着这一切。
只是后来,刘宏在太史令的劝说下没来河间府。
并下诏王芬进京述职。
王芬以为刘宏察觉他所行之事,就先一步自杀了……
冀州迎来了贾琮时代。
贾琮之前担任交趾刺史,在任上做了不少事,倒是汉末少有的好官...
时间到了中平六年五月。
刺史府正堂,刘浩正在处理着桌案上一些公文。
这一刻,燕十九迅速跑进正堂。
“主公,洛阳来报,皇帝已在两天前驾崩了。”
刘浩闻言立即抬头,看着堂下躬身行礼的燕十九。
他记得刘宏就是五月死的,但具体哪一天他不知道,而且这事有没有变化他也不确定。
“消息属实吗?”
燕十九拱了拱手。
“是几个暗探同时发来的消息,情况应该属实。”
“据探子所说,皇帝病重,想立次子刘协为皇帝,消息走漏被何进知道,何进亲自率军包围了皇宫,皇帝受到惊吓就此一命呜呼。”
刘浩微微点头。
刘宏卧床病重几个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坏了,竟然这时候废长立幼,这不是取祸之道吗?!
难怪会死的这么憋屈,被臣子发动兵变吓死了。
“新皇是不是继位了?”
燕十九点点头。
主公竟然提前知道这事了,莫不是主公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