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由得问道:“船只的建造进度如何?”
戏忠知晓这是在问“定海方案”的执行进度,如实回道:“全新的船只如今还在最初烘晒龙骨阶段,若等交付,还要一年半的时间。”
“一年半……”江山沉吟了一番,他没想到,小型的双桅帆船,竟然也要一年多才能造成,转而,他问道:“那旧船改造呢?”
戏忠说道:“旧船已经有两艘加上了您说的桅杆,这两日正在试航,昨日传来消息说速度提升极多。”
“好!造新船需要久久为功,先大批量改造旧船。等改造好的船只就位,就可以筹备水军了。这个冬天一过,我们必须要能护一方水域周全。”
“主公大才,吾不能及也。”戏忠称赞完,转而又泼了一盆冷水,“但主公,您之前所提定海方案中,规模捕捞行动,怕是难以实施。”
戏忠解释道:“主公,步卒容易凑齐,但水军没有月余的练,恐怕连出海这一关都过不去,而且,黄县如今也没有堪当水军统领之人。若是出海被海寇袭扰,怕是要损失惨重。”
江山哑然,戏忠说的有理有据,真让他难以反驳。
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都说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江山所辖的东莱百废待兴,内部不仅贼寇频现、还疫病频发,更是粮食不足,城防空虚。
若是此时张饶所部反应过来,大举杀入,江山的疫病之策,在对方有所防备之下怕是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东莱沿海线极长,这海寇势力不容小觑。
也是让他头痛的所在。
江山知道,要想这个冬季获取足够多的食物接纳流民过冬,最能指望的就是捕鱼业,尤其是要赶上早春黄河鱽鱼的洄游。
他问过当地渔民,每到过完年,在海湾处打渔,总是能满载而归。
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鱼,是其他时节鲜有的。
江山当时就明白,这是一种洄游至黄河产卵的鱼,而符合那渔民描述的,他印象中就有黄河鱽鱼一种。
此时的黄河根本不存在水质问题,黄河鱽鱼的洄游数量,绝不亚于大马哈鱼。
单凭渔民自身,船小人寡,是没办法成规模获取渔货的,但他征集百姓一同出海的话,起码入冬之前,百姓们的粮食危机会化解不少。
戏忠见江山不说话,提议道:“主公不妨考虑与海寇合作,乃至进一步招揽,或可让计划得以实施。”
“此时去招揽海寇,无异于在告诉对方我等软弱可欺。他们反而会以更嚣张的袭扰,来要价。我们现在能给的除了士地,就是权力。”
江山一语中的,戏忠听后不由得扼腕叹息。
如今他这个主管钱粮的的簿曹从事,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这会儿,戏忠已经领着江山来到了一处稍显热闹的街道。
“看看他们,多好的百姓。”
“我们要和海寇谈,可以,不过要让他们求着我们来谈!”
戏忠沉默了,他知道江山说的有理,但有理并不代表能解决现实的问题。